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得知识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是现代企业必须关注的问题,是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知识资源是一种公共产品,但是有别于一般的公共产品,它仍具有部分竞争性和排他性,知识溢出被定义为知识在经济主体之间的转移,是知识进入企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源于法国的邻近动力学派的研究不断证明了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地理邻近性及其他多维邻近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不断拉近企业间的地理距离促进产业的集聚,即增强地理邻近性,能有效地促进知识溢出的产生,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与此同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ICT(信息通讯技术)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邻近性理论要求企业间越来越“靠近”的同时,ICT却带给人们企业间“缩短”距离的新方法,即ICT解决了很多在以前只有通过地理邻近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如远距离通讯等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知识溢出的角度分析企业创新与ICT、地理邻近性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的成果,进一步分析了ICT、地理邻近性与企业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三者的关系,前人的研究往往只分析地理邻近性与ICT对企业创新的共同作用,但没有很好地讨论ICT与地理邻近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在少数讨论ICT对地理邻近性的文章中,缺少理论模型的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支持。对此,本文创造性从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两方面分析了地理邻近性与ICT在促进企业创新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弥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 在理论模型方面,前人所得出的邻近性和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的结论,多是在没有引入ICT的影响的条件下得出的结果,将ICT引入分析框架,探究ICT对邻近性和创新的影响尚有欠缺。针对于此,本文借鉴克鲁格曼在《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的研究方法以及Jean-Marc Callois(2008)建立的微观模型和黎振强在此基础上引入知识溢出参数的改进模型,进一步通过加入ICT参数创造新的改进模型来说明ICT、邻近性和创新三者的关系,特别是ICT与地理邻近性之间的关系。 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通过收集2006-2012期间各省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并借鉴黎振强在《知识溢出视角下邻近性对企业、产业和区域创新影响的研究》一书中的方法构建计量模型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引入ICT指标以及其与地理邻近性指标的交叉项,分析ICT、邻近性和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基于全文的分析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继续推进高新区建设,在保证相关产业集聚规模的同时注重配套支持性产业的发展;加强高新区之间的交流联系,避免区域内技术锁定的产生;推进ICT基础产业的建设,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避免区域内“搭便车”现象的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