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支架式教学法视野下的泰国汉语初级口语教学设计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能力是第二语言学习者需要掌握的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是从课堂语言学习到现实应用之间的桥梁,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实践意义。口语教学在国际汉语教学中意义重大,不可或缺。为不断提升泰国汉语初级口语课教学效果,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调查了解教师口语课授课情况,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等方式,在综合分析基础上,以建构主义理论支架式教学法为支撑,对泰国汉语初级口语教学进行了教学设计研究。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内涵是,学生在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构建意义,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者通过自己的主体认识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一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与指导第二语言习得者口语能力的获得过程,将这一理论及其具体教学方法运用到汉语国际口语课教学中去,对于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支架式教学法以其循序渐进、便于联系实际的特点,被认为是很适宜用于口语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支架”本来指盖房子时使用的脚手架,理论研究中借用这个词汇形象地描述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帮助措施:教师的提问、解答、展示等教学行为都可以表述为搭建“支架”,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获取知识;学习者基于自身的基础知识,跟随教师的引导思考、答问、识记等学习行为都是攀爬“支架”的过程,目的也是为了到达更高的认识层面。运用支架式教学法实施教学的过程,就是在设计的情境基础上,选择支架、搭建支架、最终解除支架的过程。因此,在付诸教学实践之前,要预先设想教学时可能涉及的内容,并为这些内容设计支架,进而在课堂上使用它们引导学生的发展。支架式教学法操作过程一般由选定主题、搭建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六个环节组成。其中,主题的选定一般由学校、教材、当日授课安排而确定,支架的搭建、情境的设置及协作学习是教学中三个比较关键的环节,在设计教学时需要予以重点关注。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法以其教师引导协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特色明显地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为初级阶段学习者提供了更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是一种更符合知识建构规律的教学方法。也为国际汉语教师提供了科学的教学理念和视角,摆正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过教学实践验证,建构主义理论支架式教学法在泰国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作用应当得到更好地发挥。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此次泰国汉语口语教学设计研究,更好地把建构主义理论及支架式教学法引入到服务指导教学实践中去,形成一套能够更加有益于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且具有实用性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指导国际汉语教师的教学行为,帮助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提高口语应用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分析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收治的184例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
在地理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思想汪南茂(安徽歙县行知中学地理学科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对于
<正>张士舜,男,主任医师,1939生,1962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医疗系,从事中医治疗肿瘤53年,是第三、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高校整体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依据教学规律,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
渗氮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表面化学热处理技术,它具有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大量生产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氮化钢和高速钢常用的表面强化方法。然而,常规渗氮工艺处理易导致渗
本文从区域、建筑、使用者、管理者四个方面对传统聚落火灾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传统聚落火灾风险的分析评价模型,通过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因素指标的权重大小,用Matlab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英语"学困生",因此,要分析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教师要采取一些转化英语"学困生"的有效措施来帮助学生走出困区,以
概述理论力学课程中出现的历史人物的学术职业生涯及其与课程相关的力学贡献.包括古代力学(1600年前)的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达.芬奇和斯梯芬,经典力学奠基阶段(17世纪)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2例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