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度转型,农村社会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调整和变革。由利益调整失当、利益分配不公等因素所引发的农村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严重的影响了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并对各种矛盾加以调适和消融,是摆在基层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当前学术界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政治学的视角分析,农村群体性事件是农民群体性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典型表现。农村群体性事件频发凸显了扩大农民群体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以政治参与理论为支撑,以云南孟连7·19事件为个案,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个案分析法、过程——事件分析方法对孟连事件进行了系统考察,并结合所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围绕群体性非制度政治参与这一概念,对当前我国农民群体性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农民群体性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具体对策。文章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相关理论概述。主要对政治参与的含义、类型、群体性政治参与的相关理论和过程——事件分析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第二部分对孟连事件的相关情况作了介绍。包括孟连事件的发生过程、孟连事件中胶农的参与情况和孟连事件的影响。第三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主要是通过对孟连事件发生、发展和处理的全过程的考察,概括出了当前我国农民群体性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原因。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农民群体性非制度政治参与的直接原因是农民维权。此外,农民的群体性非制度政治参与还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根源。社会转型期农村矛盾冲突加剧,地方政府行为失范,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不健全,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失衡等因素相互交织共同起作用,使农民的群体性政治参与偏离了制度的轨道。其中,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不健全是农民群体性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决定性因素。基于对第三部分的分析,文章的第四部分提出了推进农民群体性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具体对策。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建立农民利益保护机制;规范基层政府行为;加强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培育新型政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