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利夫德·奥德茨的《等待老左》、尤金·奥尼尔的《送冰的人来了》和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都体现了剧中在场人物对象征救世主形象的不在场的他者的等待。本论文围绕这一共同点,从“‘等待’原型”、“象征救世主形象的他者”、“他者的不在场的在场作用”这三个方面对三剧进行比较、分析。“等待”主题,作为原型,在三剧中呈现出一脉相承性。三剧虽然创作时间不同,但剧中的等待模式相似:工会成员热切盼望老左到来;房客焦急等待希基到来;流浪汉急切期待戈多到来。然而,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又使得三剧的“等待”主题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工会成员对老左的等待具有现实性,表现了他们对一位无产阶级领导人的忠贞;房客对希基的等待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荒诞性,在酒精和白日梦中的等待是奥尼尔为处于现代社会绝境中的人们指出的生存之路;流浪汉的等待反映出现代人存在的荒诞性,以及贝克特对世界的怀疑和对人类前景的忧虑。基于笛卡尔沉思以及列维纳斯的“他者”思想,三位一体的无限的上帝被看作至高无上的他者。老左、被等待的希基或改变前的希基、戈多都象征救世主形象,他们是各剧中主体形象的他者。他们只存在于剧本的台词里,而没有出现在舞台上。他们虽然缺席,却起着不在场的在场作用,这种在场作用通过剧中在场人物的行动和期待表现出来。论文运用现象学的“行动”、“期待”等理论,对在场人物的行动、期待进行了比较、分析。由此,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反复出现于戏剧作品中的“等待”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