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为主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qlservermainten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中又以面神经炎为临床所多见,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病。周围性面瘫,此病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春秋两季发病较高,本病起病突然,且常见发病诱因有受寒着凉等病史,绝大多数患者为一侧面神经麻痹,临床上以晨起梳洗时发现:患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眼睑扩大、泪液外溢、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不能皱额、整眉、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口僻”、“面瘫”、“口眼喎斜”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其治疗多为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火针疗法是我国一种古老的针灸技术,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探索发展,逐渐成为临床防病治病的独特治疗方法。《内经》中提到火针疗法的适应症有四种:痹证、寒证等。寒病得火而散者。现代有关临床研究报道指出,以火针直接刺激病灶及反射点,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循环,旺盛代谢,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修复。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火针配合电针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拟通过随机对照,探讨火针点刺对周围性面瘫的影响。方法:本课题严格遵循科研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对照的方法设立治疗组(火针合电针法)与对照组(针刺结合电针法)各30例,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两组均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观察指标分别在第一和第二个疗程结束后作纪录。结果:1、两组对治疗周围性面瘫均具有确切的疗效。两组治疗后的面神经功能均有显着性的改善(p<0.05)。根据H-B功能分级,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11例,好转2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8例,好转6例,无效4例。2、两组疗效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治疗组的面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疗效的构成比,以治疗组的“痊愈”例数占半数以上,而对照组则侧重于“显效”与“好转”之间,差异是有显着性的(p<0.05)。4、治疗组在第一个疗程结束后已经出现面神经功能的显着改善,而对照组的功能改善则主要出现于第二个疗程。两组作统计学对比,差异是有显着性的(p<0.05)。结论:火针配合电针治疗风寒型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疗法。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噻氯匹定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Zorbax XDB C8色谱柱,以缓冲液-甲醇(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2 mL·min-1,柱温40℃。结果主成分峰与
光未然抗战时期在昆明出版的抒情诗集《雷》,学术界历来评价不高,作者也作过自我批判。本文就此提出新的看法。对光未然此一时期的朗诵诗,本文也从艺术上作了新的探讨。
目的:观察火针和温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共收入患者60例,其中脱落6例,实际完成54例。火针组27例,温针组27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别进
目的制备载紫杉醇(PTX)的甲氧基聚乙二醇-胆固醇(m PEG-Chol)胶束(PTX-PM),并考察其性质及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PTX-PM,以胶束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为评价
“写”了12年的扶贫报道——王绍据与一个贫困村的故事□吴焰编者按本刊这期发表的《“写”了12年的扶贫报道——王绍据与一个贫困村的故事》,原载1997年1月15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这是应
暴露在鼻道内的额外牙较少见,偶见报道。埋伏在上颌骨内上颌窦口更少见。我科曾见1例额外牙位于下鼻道前端,1例位于上颌窦口,现报道如下。
第一部分18F-FDG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结合实验方法学研究SKOV3细胞株属于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手术、放疗和化疗是治疗卵巢癌患者常用的方法,而常规解剖影像不能及时
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的心理活动,人类的心理活动既有自然的、生物的属性,更有文化的社会的本质特征。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东西方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不同,要想使心理学治
随着漏洞挖掘技术日渐成熟,每年新增漏洞数量逐步增加。从操作系统以及编译器层面来说,为了提高内存保护的安全性,对抗漏洞利用的缓解措施也在不断完善。文章介绍了近年来比
研究背景: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是由于肩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引起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患。是一种中老年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