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的临床特点与其手术切除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影响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利于肿瘤的手术治疗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本研究收集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7月-2018年6月期间在神经外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197例听神经瘤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了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入路、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数据,总结其临床特点,术后随访6到42个月,统计术后并发症。评价术前术后KPS评分,并对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与血管的关系、肿瘤与面神经的关系、肿瘤压迫脑干等因素与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明确听神经瘤的临床特点与切除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197例患者中男性96例(48.7%),女性101例(51.3%),平均年龄57.7±8.6岁。所有患者均行显微镜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为听神经瘤WHO I级。肿瘤全切除172例,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25例。术后出现新的并发症26例,包括同侧面神经瘫痪15例、同侧面部麻木6例、顽固性皮下积液2例(经反复皮下积液穿刺抽吸及加压包扎后痊愈)、颅内感染2例(经抗炎治疗后痊愈)、脑脊液鼻漏1例(经体位控制后痊愈),其余患者术前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临床死亡病例。25例未能全切肿瘤的患者术后有14例行伽马刀治疗,该25例病例随访未见肿瘤明显进展。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无肿瘤复发,面神经瘫痪及面部麻木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统计分析结果:术后KPS评分平均值为89.7±9.1分,较术前改善(P=0.028);肿瘤大小、血管包绕、面神经粘连及肿瘤压迫脑干出现脑干水肿对手术切除程度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12,P=0.002,P=0.003,P<0.001);年龄、面神经粘连及肿瘤压迫脑干出现脑干水肿对术后并发症发生与否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02,P=0.019,P<0.001)。结论:显微镜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是治疗听神经瘤的最佳手术治疗方式,放射治疗可作为术后肿瘤部分残留患者的补充治疗手段;肿瘤大小、血管包绕、面神经粘连及肿瘤压迫脑干出现脑干水肿是影响肿瘤切除程度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面神经粘连及肿瘤压迫脑干出现脑干水肿是术后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