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新县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是否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强?现阶段农村居民的总体幸福感状况如何?不同特征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是否存在差异?影响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采取怎样的对策,才能使政府的政策供给与农村居民的需求相匹配,进而增强农村居民的幸福感?  本文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被调查地区的实际情况,借鉴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测量方式测量当代农村居民幸福感,并从个人、家庭、社会与政府四个层面详细考察影响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因素,进而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如下。  当前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收入仍是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影响最显著的因素。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控制了四个层面因素之间可能产生的交互影响后,个人层面的个人收入水平,家庭层面的家庭收入宽裕程度与家庭关系,社会层面的邻里关系、人情负担及社会发展信心,政府层面的教育基础设施、基层政府干部选举公平公正及基层政务透明因素对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仍具有显著影响。  结合调查实际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提出四点对策建议:一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政策落实,拓展农村居民增收渠道;二是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整体素质;三是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改善农村居民社会生活环境;四是强化基层政府自身建设,打造廉洁政府。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开发、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等土地利用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越来越突出。在政策、法规、规划和计划层次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成为实现可持续发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一图一课简洁明了,利用一图一课复习,课堂教学效果更有效.本文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为例,运用了该复习方法.复习课分成课前热身、活动探究、自主学习、拓展延伸、巩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