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意识的穿越——论语文教育对“灰色真实”的把握兼及人文精神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界关于语文学科性质与教学目标的定位一直是众说纷纭的论争焦点之一,继语文新课标标举“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后,开始逐渐摆脱长期垄断语文教育界的“工具论”思想的桎梏。但一直以来对于“人文性”与“人文精神”这些本体概念的探讨以及在语文课堂中具体的落实都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在新课改中的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导论中分别界定并分析了幽暗意识、灰色真实、穿越等重要概念的内涵及提出的意义,强调幽暗意识穿越灰色真实的直面精神与批判维度。   论文第一章主要以“工具论”与“泛语文观”的论争为线,梳理建国以来语文教育界对语文学科性质与课程目标定位的变迁史以及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同时结合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来探讨这一纲领性文件在提出“人文性”,“人文精神”这些概念上存在的模糊与高蹈。   论文第二章将着重从教材选文和课堂教学实践这两方面,指出目前语文教育中幽暗意识缺失的现象,并以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西方现代派作品与鲁迅作品的教学为案例与切入点,分析语文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理解的偏颇。   论文第三章从文化思想与教育理念、实践这两大方面来探索中学语文教育中幽暗意识缺失的原因。这种回避型教学策略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在文化思想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流弊,五四时激进狂飙的“人的神化”,文革时期驱逐人欲的极左思想,新时期商业消费化语境中元命题的自我瓦解等复杂因素相关。在教育领域,也与滞后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现实的客观限制等因素密不可分。诸如: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情感体验教学的缺失,教师自我可持续发展的缺位,评价体系革新的严重滞后等等。   论文第四章指出这种回避的教学策略导致的恶果以及应对措施。回避灰色真实的人文精神是残缺的,不健全的,它无力应对当下的社会现状,也无法达成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所以我国的语文教学亟需一种“幽暗意识”的穿越,打破以往教育精心建构的乌托邦理想与水晶温室,使学生能直面现实人生与人性的不完满,拥有独立、理智、客观的思辨能力,应对现实的心理承受力与切实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并且论文从实施原则与指导思想,具体运作与应对措施这两个层面,勾勒建构幽暗意识的初步构想。
其他文献
精神运动学(psychomotor)是20世纪初在德国兴起的,统合心理学、治疗学、教育学以及针对情感、精神世界和心理现状的心理综合治疗,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能力,拓展其社会交往,促
以往关于社会退缩及其影响因素的众多研究表明:非社会行为是一种多种表现形式的行为集合,这一类行为与个体内部因素(如羞怯人格、社交动机)和同伴互动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影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人才学界开始大量整理、研究我国古代人才思想。取得了不少成果,对于我们了解古代人才观念,审视、反思当今人才问题大有帮助。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不足,即研究
太极拳是我国千百年来灿烂文化的凝结,是我国古老文化的瑰宝,在中国武术界独树一帜,世人所知的就是她独特的攻击理念和方法以及非常好的健身效果。焦作市温县是一个历史悠久
数学概念的形成究竟是教师传递、学尘接受的过程,还是在相应情境及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建构内在结构的过程?——这一直是数学教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本研究基于皮亚杰的发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全面实施及全国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近几年,广场舞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它不仅是城市市民锻炼身体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也逐渐成为农村中老年
随着课程研究范式从“开发”转向“理解”,课程研究领域呈现出多元开放的局面,持有不同价值取向的课程研究者通过从不同的社会人文学科中吸收的先进理念与方法对课程这一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