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联—顺应理论是基于斯珀伯与威尔逊的关联理论和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构建而来的,是一个崭新的整合型的语用学理论。该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指明了交际原则以及一系列顺应策略。其中,原则作为引路者,策略作为操作员。自从关联—顺应理论提出以来,它就被广泛应用在委婉语、隐喻、语用标记语及翻译等众多语用学研究领域中。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对于关联—顺应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研究,前人更多关注的是该理论强大的解释能力和应用文本中翻译过程的阐述,而对于汉语文学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及翻译策略研究不足。文化负载词是反映某一特定文化且最富特色的成分,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问题一直阻碍着译入语读者理解、欣赏原文。因此,本文根据关联—顺应理论的交际概念和交际过程,将茅盾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负载词作为例证,采用理论指导与具体例证阐释相结合的方法,旨在系统地探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及翻译策略。文章的框架思路如下:首先,文章概括回顾了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分类和传统的翻译策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为了解决翻译难题,文章结合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引入介绍了关联—顺应理论,指出成功交际的要素在于最佳关联原则,为了实现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最佳关联,说话人做出选择使得话语能动地顺应听话人的语境(物理世界、社会世界及心理世界)、语言运用及意识凸显度。最后,文章重点关注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茅盾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指出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过程是一个寻找关联和动态顺应的统一过程,译者在各种翻译策略中做出选择(直译、直译加注、意译、增译、替换、省略不译和释义等),一方面实现译文和原文交际目的的最佳关联,另一方面保证译入语读者付出尽量小的努力获得尽量多的原语语境效果。通过理论指导和实例阐释相结合的方式,本文的主要发现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过程是一个寻找关联和动态顺应的统一体,在这个过程中,最佳关联为目的和归宿,关联度为向导,动态顺应为操作策略。也就是说,译者以由物象和意象构成的关联度为向导,根据语境,在不同的翻译策略中做出能动的选择,实现原语语境假设和目的语读者认知能力的最佳关联。另外,关联-顺应理论指导下茅盾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为解决其他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冲突带来的翻译障碍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