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莱士·史蒂文斯是二十世纪的美国现代诗人,他的诗歌成就让批评家们争论不休。其中一个争论点为史蒂文斯精致巧妙的诗歌形式下是否存在值得珍视的东西。以史蒂文斯的战时诗歌为研究文本,分析其反讽表现以及渗透其中的思绪,是为肯定的一方加以佐证。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史蒂文斯在诗歌创作方面,是初出茅庐的新人,这一阶段创作的诗歌,后来收录于他的第一本诗集《簧风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史蒂文斯出版了他的第四本诗集《一个世界的各部分》,之后还零散地发表了若干诗歌。这些诗歌大多都保留着早期诗歌的反讽修辞,但在战时诗歌里,反讽修辞以迂回婉转的形式,掩藏了诗人的立场转变。反讽在语言修辞上被视为一种转义,转义即通过引申或比喻使意义发生转变,它曾与苏格拉底以自称无知引出他人的无知这一行为相联系,经过后人的研究论证产生了哲理性,进而形成一种世界观、一种思想方法。细读史蒂文斯的战时诗歌,可以发现反讽无处不在,多维度地折射出诗人对现实和自我的反思。本文共分为四部分。引言部分首先介绍史蒂文斯诗歌的研究背景,阐述选题原因,再综合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对论文的写作思路作以简要说明。战争时期是史蒂文斯创作的高峰期之一;二战期间史蒂文斯有较为明显的观念转变。这两点构成战时诗歌被选取为研究文本的原因,同时也是从反讽角度展开思路的依据。第一章从史蒂文斯战时诗歌的语言层面,将较常出现的反讽表现分为三类:言意的悖反,本是反讽的一个基本特征,在诗歌中指诗句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相反;矛盾语词的并置,指诗句因语词的矛盾互斥,在字面意义上自相矛盾;语境的压力,是新批评派在定义反讽时所强调的,它使诗中的某些诗句与其他诗句构成多重反讽。这些反讽表现包含着各种不协调因素,让史蒂文斯的诗歌呈现出含混多义的特征。第二章结合反讽理念和史蒂文斯的诗学主张,分析战时诗歌里的立场转变。史蒂文斯承继浪漫主义的想象理念,凭借想象的力量创造诗歌世界。当战争的现实状况带来精神上的压力时,史蒂文斯提出用想象去抵抗,并在诗中突显作为基点的无知。无知使人的想象挣脱现实的束缚,进入貌似超脱一切的反讽立场。但人无法真正超脱一切,史蒂文斯在意识到身边的人事都被卷入战争时,想要撤离孤立的反讽立场,而无法消除的怀疑使他试图将虚构视为真实,其创作诗歌的倾向从用想象抵抗现实转变为与现实一致。第三章基于被视为反讽之锋芒的情感态度,探析史蒂文斯战时诗歌里反讽表现的动力来源。信任和自我认同的难以达成引发存在性焦虑,与反讽思维中对偶然的认识、对秩序的否定两相呼应。自我的无处安放,使构建诗歌世界、进行自我创造成为诗人的迫切需求。而唯我主义的危险则使诗人正视外部世界,以物我偕同的虔诚态度看待充满虚构和隐喻的现实。反讽是诗人在进行自我创造的同时,与唯我主义保持距离的手段。结语部分总结了史蒂文斯从专注自我创造转向关注现实的过程,明确了反讽在史蒂文斯的战时诗歌中是探索的途径,最终将史蒂文斯导向其晚期诗歌的崇高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