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其它经济与环境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每年有900万新发肿瘤病例,每年约有500万死于肿瘤,恶性肿瘤正在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控制肿瘤是全球卫生战略的重点。本课题通过对某市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揭示其分布规律,为社区人群恶性肿瘤的综合防治规划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全市户籍人口中确诊为新发恶性肿瘤的病例和肿瘤死亡病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医疗机构报告、基层监测组织报告、漏报调查、火化名单核对等多种途径收集恶性肿瘤死亡个案。对浙江省慢性病监测系统网络数据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导出,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某市发病顺位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肠癌、胃癌、乳腺癌。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前5位的分别为肺癌、肝癌、胃癌、肠癌、食管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前5位为乳腺癌、肺癌、肠癌、肝癌、胃癌。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上升幅度越大,在80-84岁年龄组男女发病水平达到高峰位置;8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开始下降。30-49岁年龄组的女性年龄别发病率高于男性,但是5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迅速,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女性。2006~2010年某市恶性肿瘤报告死亡病例共5476例,其中男性病例3688例(67.35%),女性病例1788例(32.65%),男女比例为2.06:1。2006-2010年恶性肿瘤死亡均居全人群各种死亡原因的首位。从2006-2010年的全死因构成顺位来看,恶性肿瘤始终是首位死亡原因。不管男性还是女性,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上升幅度越大,在70-74岁年龄组合计死亡率达到最高峰,到75岁以上年龄组之后死亡率又逐渐下降。35-84岁年龄组的男性年龄别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同时55岁以上年龄组男性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上升比较迅速,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女性的恶性肿瘤死亡率。2006-2010年肿瘤死亡率居前5位分别为肺癌、肝癌、胃癌、肠癌、食管癌。男性死亡率居前5位的分别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肠癌;女性死亡率位于前5位的为肺癌、肝癌、肠癌、胃癌、乳腺癌。结论结果分析显示,某市2006-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率呈总的上升趋势,标化发病率从2006年162.22/10万上升到2010年的168.58/10万。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且呈上升趋势。发病顺位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肠癌、胃癌、乳腺癌。恶性肿瘤中以肺癌最为常见。恶性肿瘤死亡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肠癌、食管癌,男性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女性肺癌居死亡率的首位,位于发病率的第2位。目前,肺癌是当今世界各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已成为目前人类因癌症而死亡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肺癌主要是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其中吸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加强控烟有积极的意义。研究中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已占居女性发病的首位,在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占第5位,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肿瘤疾病。乳腺癌的发生与高BMI、乳腺良性疾病活检史、月经初潮晚、绝经、乳腺癌家族史及肿瘤家族史(乳腺癌除外)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被动吸烟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是无被动吸烟风险女性的1.94倍。乳腺癌是为数不多被国际公认的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的肿瘤之一。因此,加强对女性乳腺癌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尽量减少乳腺癌对女性健康和生命的危害。从年龄分布上分析,提示中老年是肿瘤发病的高危人群。居民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高发死亡的恶性肿瘤,对不同的年龄段人群要有不同的肿瘤类别关注,在人群中开展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及相关健康促进工作,是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恶性肿瘤在医学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做好恶性肿瘤的防控工作非常重要。积极关注不同年龄段高发肿瘤的类别,推动肿瘤三级预防,制定政府主导、社区参与的社区肿瘤干预策略和措施,加强恶性肿瘤防治知识宣传、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等健康宣教,减少或减缓肿瘤的发生,提高某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