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治疗对难治性心力衰竭伴室内传导阻滞的患者近期的临床疗效。方法:8例难治性心衰伴有室内传导阻滞的患者在常规给予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置入三腔起搏器,全部患者测量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QRS波时限、二尖瓣返流面积的变化情况,并监测术前与术后心脏同步性的变化,通过自身配对t检验,研究三腔起搏器对难治性心衰伴有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6min步行距离: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6min步行距离较术前明显增加。(2)超声指标:术后1周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LVEF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0.01)。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术前缩小,但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3)二尖瓣返流面积: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二尖瓣返流面积较术前明显减少。(4)心电图示:术后1周QRS的时限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QRS的时限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0.01)。(5)CRT术后患者的心脏恢复同步性。结论:1.CRT提高难治性心力衰竭伴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CRT提高难治性心力衰竭伴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抑制左心室重构。3. CRT降低难治性心力衰竭伴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二尖瓣返流面积。4. CRT缩短难治性心力衰竭伴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QRS时限。5.CRT恢复难治性心力衰竭伴室内传导阻滞患者心脏运动的同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