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诺贝特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67716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临床高甘油三脂血症病人,LDL诱导的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大鼠,以及培养的人脐静脉血内皮细胞,研究了非诺贝特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是否与降低ADMA水平有关,并探讨其降低ADMA水平的机制,结果表明,大鼠单次静脉注射LDL可抑制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血浆中ADMA含量明显增加,非诺贝特能显著改善LDL诱导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其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浆中内源性ADMA的水平有关;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存在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同时伴有血浆ADMA含量显著升高,非诺贝特能显著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其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浆中ADMA浓度有关;ox-LDL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加培养液中ADMA含量,抑制DDAH活性和激活NF-κB通路。非诺贝特能显著减轻ox-LDL所致的内皮细胞损伤,升高DDAH活性,降低ADMA水平,其保护作用涉及PPARα—NF-κB信号途径。
其他文献
阿尔茨海默氏病是一种神经退变性疾病,表现为记忆和认知功能的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的神经精神症状和严重的行为障碍。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认、失语、失用、执行功能障碍、视空间技能损害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目前,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病理机制尚未研究明白,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为主要治疗药物,这类药物能明显改善AD患者的症状并且不良反应少,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人类的需
癌症的光动力治疗(PDT) 是基于光敏剂能选择性地聚集在肿瘤组织中,经光照射后与肿瘤细胞作用产生单线态氧通过氧化作用杀死癌细胞.作者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含有光敏剂、抗癌药阿
  本文以几种主要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代表,就CYP2C9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和对非甾体类抗炎药临床应用的影响作一简要综述。  本研究首次在正常人中探讨CYP2C9*1/*1*3等位基
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化学名2,3,5,6-四甲基吡嗪,一种生物碱,是从中药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中提取出来的。它应用广泛,特别是在缺血性神经障碍和心脑血管疾病,如治疗缺
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我国目前的患病率高达20%,已经成为影响生活质量,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
前言 氟西汀(fluoxetine,FLU)是一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选择性5-HT转运体(5-HT transporter,5-HTT)抑制剂,它通过选择性抑制中枢5-HT再摄取而发挥药理治疗作用。与经典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相比,氟西汀几乎没有抗胆碱作用,无心脏毒副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因此,氟西汀及其它5-HTT抑制剂现已替代三环类抗抑郁药用于抗抑郁症的治疗。 临床上,肺动脉高压(p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