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大王岭风景旅游区森林景观为研究对象,根据2005年区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2006年旅游区总体规划资料,结合实地调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区及其各景区的森林景观特征及景观格局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1)森林景观类型基本特征分析表明:大王岭风景旅游区总面积2457.01hm~2,森林覆盖率达88.92%,森林景观类型面积为2187.7hm~2,说明旅游区以森林景观为优势。其中阔叶林景观面积为1631.81hm~2,占总面积66.62%,是旅游区及各景观区的基质景观,在控制旅游区景观整体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各景观类型之间的面积分配极不均匀,周长亦表现出相同的规律,且各类型的周长随着其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森林景观类型斑块基本特征表明:旅游区斑块平均面积为12.47hm~2,其各景观类型斑块的平均面积之间和平均周长之间的差异较小,显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旅游区及其各景区和各景观类型在粒级结构分布上极不均匀,在数量比例上小型斑块(52.28%)和中型斑块(35.54%)占优势,在面积比例上大型斑块(27.54%)和超大型斑块(32.63%)占优势。旅游区的斑块平均破碎度为0.0802,旅游区内破碎程度最大是其它非林地0.3447,最小的是阔叶林景观0.0385,各类型的破碎度、分离度的大小顺序与边界密度的大小顺序基本相同,三者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森林景观形状结构表明:从各景观类型的形状指数、分维度指数比较说明,农田、非林地、阔叶林、灌木林斑块形状较为复杂,其它景观类型形状较为简单,稳定性高;各景观类型形状受自然地理条件及适度的人为干扰表现出景观形状的适量有序化而不太规整的特点,使得景观生动,有利于提高旅游内的整体景观价值。(4)森林景观多样性分析表明:旅游区内景观丰富度1.1529,多样性指数1.2598,优势度指数1.0428,均匀度指数0.5471,说明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有一定差异,异质性水平不高。(5)旅游区及其各景观区相似性分析表明:旅游区与塘书山景区之间的相似性高达0.9846,说明与塘书山景区之间的景观结构差异性最小,因此对旅游区而言,开发塘书山景区森林景观资源显得尤为重要。(6)森林景观类型美学质量分析表明:旅游区森林植被类型景观SBE值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板栗林、桫椤群落、竹林、马尾松林、杉木林、八角林、阔叶林、其它景观、油茶林、灌木丛、金毛狗脊群落;阔叶林、杉木林、八角林等森林景观类型广泛分布在各个景区,是旅游区森林景观资源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森林景观要素美学质量分析表明,对森林景观近景质量影响的主要美学要素有树干形态、林木密度、自然整枝、透视度、郁闭度,其中树干形态、林木密度、自然整枝、郁闭度与美景度成正相关,而透视度与美景度成负相关。对森林景观近景的美景度贡献最大的是“林木密度”,其次是“树干形态”,其它依次为“自然整枝”、“郁闭度”。同时探讨了各景观类型与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改善美学质量的相应建议。本论文首次对广西大王岭风景旅游区森林景观格局及森林景观美学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森林景观格局及美学调控建议,对该风景区森林景观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对大王岭风景旅游区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