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走向农村,是当前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的开源之举,更是造就一支来自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链的根本大计,对于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1995年江苏省率先开始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起,16年来,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经成为党政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大学生“村官”正逐渐成为党的后备干部库和战略人才库。本文正是着眼于国家的这一宏观战略决策,立足于笔者平日的工作实践和系统思考,提出了一些拙见,以期为提高该项政策实施绩效水平有所助益。在回顾了大学生“村官”政策萌芽、发展、普及三个渐进阶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打破了城乡人才壁垒,推动了人才资源向农村的合理配置和流动,弥补了一些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陈旧的缺陷,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总的看,大学生“村官”政策深受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欢迎,社会各方面反映很好,选聘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大学生“村官”身份的尴尬、工资待遇偏低、配套法规不够健全等,都制约着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深入实施,影响着大学生“村官”政策目标的进一步实现。鉴于这种实际情况,笔者提出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分析不仅要在应然的层面进行宏观的理论阐释,更要在实然的层面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法。为此,笔者在本文中着重探讨了对大学生“村官”政策进行绩效评估,并倡导这一评估不能只停留在定性分析,也需要通过定量分析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本文还以吉林省大学生“村官”调研数据为主,运用SMART评价原则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评估该政策的实施绩效,探寻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因素,并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思考,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措施,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绩效水平提供可行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