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体质问题一直是国家、社会学校及家庭共同关注的热门问题之一。然而自动化、电子化、信息化生活状态的常态趋势日益显著,越来越不利于人们体质的提高。尤其是中学生,他们作为国家发展的储备军和后备人才,处于人生的过渡、发展和变化的关键时期。国家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学生的体质现状与过去相比虽有所改善,但仍不乐观,尤其是在反应学生体质的1分钟仰卧起坐(女生)和引体向上(男生)方面,而这两方面主要反应人体的核心区能力。基于此,本研究关注到了近些年较热门的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是在传统力量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创设一些非稳定状态促进身体核心区域的深层小肌肉群发展(包括力量、稳定性和平衡性练习等)。但目前核心力量训练多用于运动康复和损伤预防领域及竞技体育领域,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高,练习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在学生中实施比较困难。因此,本研究考虑到初中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平衡垫、瑞士球等将核心力量理念下的非稳态训练与体育游戏的针对性、娱乐性理念有机结合,进行基于核心力量的功能性体育游戏设计,并通过在初中生课外体育活动中以准实验的形式加以实施,来检验其在改善中学生核心力量方面的效果,并就其在初中生的体质及身心全面发展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以基于核心力量的初中生功能性体育游戏设计及其效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基于力量的功能性体育游戏的设计和功能性体育游戏的效果两个方面。研究过程中使用文献资料法对相关内容的研究成果进行查阅和借鉴,为功能性体育游戏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保障和实证支持。基于核心力量的初中生功能性体育游戏设计效果的研究是通过在三河市第四中学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展开准实验设计来完成的。实验对象选取初一年级的两个寄宿制自然班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性别将各班学生均分成8组(男4女4),实验班采用本研究设计的基于核心力量的功能性体育游戏进行干预,对照班采用常见的核心力量练习方法进行干预,实验共18周,干预期为12周,每周进行两次干预。在实验前后通过测量法对学生进行核心力量、身体素质、体质测试成绩及心理四方面的测试,并通过数理统计法中的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对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获得功能性体育游戏设计的效果。结果:①设计出功能性体育游戏12例。②功能性体育游戏设计和常见的核心力量练习方法均能提高初中生核心力量。二者比较而言在女生俯卧背伸能力上,功能性体育游戏的提高程度低于常见的练习方法(P<0.05)。但在反应核心力量的其他方面,及初中生核心力量的均衡发展角度看,功能性体育游戏的提高程度均优于常见的练习方法,尤其是对男生的转体能力(P<0.01)和坐位体前屈能力(P<0.05)的提高效果极为明显,但常见的练习方法未能提高男生的转体能力。③功能性体育游戏设计可提高初中生身体素质,尤其在初中生的动态平衡能力(P<0.01),静态平衡能力(P<0.01)和反应能力(P<0.01)方面效果极为显著;而常见的核心力量练习方法未能提高初中生的平衡能力。④功能性体育游戏设计可以提高初中生体质测试成绩,且除坐位体前屈成绩的效果外,在反应初中生身体素质成绩的其他方面其提高程度均优于常见的核心力量练习方法,尤其是在初中生50米跑和初中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上,实验前后功能性体育游戏起到了提高效果,而常见的核心力量练习方法未能起到提高的效果。⑤功能性体育游戏设计可以促进初中生心理发展。它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积极幸福感(P<0.01),降低初中生心理烦恼的程度(P<0.05),对初中生体育锻炼效果自评的自我外貌效果(P<0.05),健康效果(P<0.01),能力效果(P<0.01)和锻炼乐趣(P<0.01)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常见的核心力量练习方法未能起到促进作用。游戏实施建议:充分利用游戏对象中组织能力强,威望高或表现欲强的特点,以小组长或者带头标兵的名义协助游戏的组织实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游戏开展时可采用组间赛或个人挑战赛等来增加合作与竞争并满足他们的表现欲,锻炼其胆量和勇气。可以根据需要对体育游戏自由组合使用,以调控运动强度和娱乐性。游戏评判可采取奖惩制度,增加他们的荣辱感和进取心,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另外,可以合理利用现有的场地和设施及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为游戏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注重在游戏开始前的热身和游戏结束后的放松,避免或降低运动损伤及乳酸堆积。结论:本研究设计的基于核心力量的功能性体育游戏,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核心力量,尤其是对转体能力、坐位体前屈能力和俯卧背伸能力的提高;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对平衡能力(动态平衡、静态平衡)和反应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可以促进初中生体质测试成绩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初中生体质;功能性体育游戏设计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积极幸福感,降低初中生心理烦恼的程度,提高初中生对体育锻炼效果的自我外貌效果,健康效果,能力效果及锻炼乐趣方面的自评。基于核心力量设计的初中生功能性体育游戏具有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