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并给世界各国带了的重大的发展机遇。随着世界经济逐渐融为一体,生产趋于国际化、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转移也日益频繁。正是在这种国际化的背景下,国际加工贸易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加工贸易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增长了约243倍,占全国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加工贸易的发展还优化了产业结构、扩大了外汇收入,可以说,加工贸易撑起了中国外贸的半边天,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但是对于加工贸易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一方面,加工贸易带来了从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来的设备、技术和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解决了我国的发展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而另一方面,许多加工贸易是由发达国家淘汰并转移至我国的产业,增值率较低,且引发了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这不仅使得很多学者对中国是否应该继续发展加工贸易产生了质疑,也困扰了中国政府的决策,直接导致了不断变化的加工贸易政策。作为我国外贸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工贸易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更对我国实现工业化的长远战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加工贸易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就显得格外必要。 本文从宏观环境和微观因素两个层次来分析加工贸易的发展趋势。从宏观环境来看,加工贸易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国际化生产要求生产要素突破国界、地域的限制,实现世界范围的自由流动,在表现形式上就是加工贸易的发展。生产国际化和国际分工不断细化,不仅要求加工贸易迅速发展,更在客观上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微观层面上,跨国公司是实现国际化生产的主要载体。随着跨国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外包业务、对外直接投资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东道国来说,这就意味着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以及由此融入世界经济的契机。因而从整体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加工贸易将是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