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面对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化大趋势,如何权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2007年,国内提出绿色信贷这一概念,并呼吁商业银行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提高“两高一剩”企业的贷款门槛,同时引导资金流入绿色企业和项目,目的是从源头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绿色信贷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目前,绿色信贷业务普遍存在发展水平低下,业务开展不积极等问题,学者们主要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和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基于风险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研究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探讨绿色信贷能否有效减少商业银行贷款资金的损失,降低信贷风险,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绿色信贷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其次,对有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绿色信贷的相关理论,并分析了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机制;然后,就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综合考虑选取了16家商业银行(包括5家国有银行、8家股份制银行以及3家城市商业银行)2010-2018年共9年的相关数据,采用静态面板、动态面板和门槛面板三种模型对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结论如下:(1)绿色信贷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绿色信贷业务可以显著的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2)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即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当非利息收入占比高于门槛值28.35%时,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抑制作用减弱。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从国家和银行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在国家的统领和商业银行的积极呼应下,切实推动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在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同时,加快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有效降低信贷风险,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的绿色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