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检测各项指标,观察金香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1.分组  将健康SD雄性大鼠50只(200±20g),随机分为五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地奥心血康组、金香丹大剂量组、金香丹小剂量组。每组10只。    2.给药  各组大鼠均按20ml/kg/d的剂量,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地奥心血康组灌服2.7mg/ml浓度的地奥心血康溶液;金香丹大、小剂量组分别灌服81mg/ml和27mg/ml浓度的金香丹溶液。每天一次,共10天。    3.造模  按文献方法除正常对照组左冠脉前降支下只穿线不结扎外,另四组均结扎左冠脉前降支,以结扎后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为结扎成功标准。结扎30分钟后剪断结扎线,ST段陡然下降1/2以上为再灌注标准,再灌注60分钟。    检测指标    再灌注的同时观察心电图,并记录30分钟内各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再灌注后15分钟及60分钟时S-T段变化。再灌注结束即刻,从颈动脉取血3ml,低温离心制备血清,供检测(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再灌注结束后,各组均立即取出心脏,用冰生理盐水冲洗、吸干、称重,以生理盐水用匀浆器制成10%心肌组织生理盐水匀浆,以备检测(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心肌标本经常规固定,脱水,切片,HE染色,分析。    结果    1.模型组较正常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再灌注15分钟及60分钟时S-T段抬高幅度、心肌组织中MDA含量、血清中CK和LDH活性明显升高(均P<0.01),心肌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均P<0.01)。    2.金香丹大、小剂量组及地奥心血康组较模型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再灌注15分钟及60分钟时S-T段抬高幅度、心肌组织中MDA含量、血清中CK和LDH活性显著下降(P<0.05或0.01),心肌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均P<0.01)。    3.金香丹大剂量组较地奥心血康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再灌注15分钟及60分钟时S-T段抬高幅度无显著差异(均p>0.05),心肌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高(P<0.01),心肌组织中MDA含量、血清中CK和LDH活性低(P<0.05或0.01)。    4.金香丹大剂量组较金香丹小剂量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再灌注15分钟及60分钟时S-T段抬高幅度、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和血清中LDH活性无显著差异(均p>0.05),心肌组织中GSH-Px活性较高(P<0.05),MDA含量和血清中CK活性较低(均P<0.05)。    5.金香丹小剂量组与地奥心血康组比较: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再灌注15分钟及60分钟时S-T段抬高幅度、心肌组织中GSH-Px活性和MDA含量、血清中LDH活性无显著差异(均p>0.05),心肌组织中SOD活性较高(P<0.05),血清中CK活性较低(P<0.05)。湖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6.病理形态学观察  光镜下,正常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墓本正常,模型组心肌细胞形态结构损伤最重,金香丹大、小剂量组及地奥心血康组心肌细胞损伤较模型组轻。结论    金香丹对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预防保护作用,金香丹作用优于地奥心血康,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机理与提高心肌组织中氧自由基清除酶SOD和GSH一Px活性,降低心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有关,提高心肌抗氧化能力,减轻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和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可能是金香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