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应用酮粉法和血浆β-羟丁酸(BHBA)调查了奶牛酮病发病率,同时开展了酮病牛的能量平衡、左方变位、繁殖障碍、肝功能、氧化应激、耐糖量等研究工作,旨在评估酮粉法检测酮病的效果,了解奶牛酮病的流行状况,明确肝功、氧化应激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阐明胰岛素抵抗在奶牛酮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为今后防治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奶牛酮病提供新的策略。为了了解奶牛酮病发生特点及其对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在黑龙江省某集约化奶牛场采集产后14、21天的75头奶牛乳样和血样,通过酮粉法定性判定酮病,测定血浆β-羟丁酸(BHBA)、游离性脂肪酸(NEFA)和血糖(Glu)的含量,记录试验牛泌乳量、左方变位发生和受胎天数。结果显示:该牛场酮病发病率为41.33%;酮粉检测乳酮判定酮病效果假阳性为(误诊率)9.4%,假阴性为(漏诊率)3.9%、准确率为89.2%±2.4%;产后14天泌乳量极显著低于同期健康组(P<0.01),产后21酮病组比同期健康组泌乳量低4.3Kg,但差异不显著;酮病组奶牛受胎时间极显著长于健康组。无论相同时间点还是整体比较,酮病奶牛Glu极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NEFA和BHBA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左方变位发生前3~7天BHBA均高于1.2mmol/L,并且极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 <0.01)。为了探讨胰岛素抵抗与奶牛酮病之间的关系。在该奶牛场,选取产后14天的16头酮病组(T)奶牛和24头健康对照组(C)奶牛,比较酮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在能量平衡、肝功能状况、氧化应激、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耐糖量实验的差异。结果显示:酮病奶牛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肝功能指标中酮病组奶牛血浆AST、DBIL含量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1),TBIL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CHE含量极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1), TP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5), ALT、IBIL、 ALB、GLO含量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表明病牛肝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酮病组奶牛血浆MAD、SOD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表明病牛处于氧化应激状态;酮病奶牛血浆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5),表明病牛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葡萄糖耐量试验显示酮病奶牛血糖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C)(P <0.05),在注射完葡萄糖120min后血糖浓度高达4.24mmol/l,组间差异极显著(P=0.006),表明部分酮病奶牛存在胰岛素抵抗。结论:该牛场奶牛酮病发病率较高。乳样酮粉法因较低的漏诊率而适于现场快速监测奶牛酮病。奶牛酮病会发生泌乳量下降、繁殖障碍,并与真胃左方变位发生有关。某些奶牛酮病发生发展与胰岛素抵抗存在密切的关系,这可能与肝功异常及氧化应激引发胰岛素抵抗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