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 Roem.)是中国传统观赏花卉。由于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只能以无性繁殖繁衍后代,严重影响了该花卉的进一步生产和发展。目前,有关中国水仙的基因工程和组织培养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实质性的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中国水仙作为无性繁殖花卉,利用多倍体来创新资源是一个新思路。本研究在对中国水仙的染色体倍性和花粉母细胞的细胞学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组织培养结合秋水仙素处理方法尝试诱导中国水仙的染色体加倍,讨论了由秋水仙素诱导的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动态,在获得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品系的同时对新品系的发生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水仙倍性的研究:我们对中国水仙的核型分析支持中国水仙是三倍体的观点,但我们的结果也显示出中国水仙的核型为异源三倍体的特征。2.我们以前的工作证明了导致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果的原因是雌、雄配子体发育不正常。在本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证实了小孢子发育异常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不配对和落后引起的。这进一步支持中国水仙为异源三倍体的观点。3.中国水仙的花药培养:以中国水仙的花药作为外植体,诱导小孢子早期至中期的花药在附加1mg/L的2,4-D和0.5mg/L的6-BA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70-80%。愈伤组织在添加3mg/L 6-BA的MS培养基上分化率达到30%。鳞茎球在0.5mg/L NAA +0.5mg/L IBA的1/2的MS培养基上生根率为80%。建立起了较好的中国水仙组织培养试验体系。4.多倍体诱导及其鉴定:用0.5%的秋水仙素处理了700个愈伤组织,得到了90个小植株,对其中的55个做连续三次的根尖压片观察,发现秋水仙素能引起根尖染色体的广泛变异,其中有22个植株的根尖染色体发生了非整倍性变异,有4个植株发生了整倍性加倍,由三倍体变为六倍体。然而,到第三次根尖压片时,非整倍性细胞完全消失,都回归到三倍体细胞的范围,而4株六倍体的根尖仍然保持为六倍体染色体。这些结果表明:嵌合体、非整倍体细胞的逐渐减少很可能是由于这些非整倍体细胞的遗传不稳定性影响到细胞的生活力,使它们竞争不过未加倍的三倍体细胞而消失。四株加倍为六倍体的植株在先后三次的压片中均保持六倍体的状态,说明了细胞整倍性染色体可以稳定遗传。这四株六倍体植株的鳞茎球比同等培养条件下三倍体体积要大,表现出了由于多倍体剂量效应引起的营养器官体积增大。讨论了由秋水仙素诱导的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