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以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为我国带来了经济高速增长,但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粗放式的发展方式难以可持续的,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途径。自1994年中央确立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地方政府在支出事权上的自主性不断提高,但同时,也承担着更多的事权责任,因此,各地政府争相追逐,采取一系列手段,以达到快速发展本地经济的目的,形成了政府间的竞争行为,然而,以经济高速增长为目标的竞争,并未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鉴于此,本文以地方政府为研究主体,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的视角,探究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竞争对地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为改善地方政府行为,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建议。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经济发展质量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财政支出竞争的基础理论、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及理论基础,建立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财政支出竞争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变异系数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财政支出竞争的状况,研究发现,我国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竞争在不断增强,生产性财政支出竞争强度趋于平缓;之后,本文使用熵值的赋权方法,结合经济效益、民生水平、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测度我国地方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并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并呈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现状。建立在前文理论分析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使用了2007-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生产性财政支出竞争、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竞争对地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显示:(1)生产性财政支出竞争对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作用为正,但实证结果并不显著;(2)非生产性的财政支出竞争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显著影响,且影响效应为正;(3)从分解指数来看,生产性财政支出竞争对经济效益指数无显著影响,但对民生水平与创新能力指数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竞争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无显著结果,但对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能力指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生产性财政支出竞争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并无促进作用,而非生产性的财政支出竞争对经济发展质量有着显著促进效应。最后,基于以上的实证结论,本文从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为高质量发展而竞争的财政秩序、完善央地财政关系三个方面提供政策建议,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