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考古事业取得了巨大进展,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关注披着神秘面纱的文物和考古学。考古发现具有“材料新、成果大”的优点,对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使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到很好地发挥。为了弘扬历史文化,拉近考古与公众的距离,增强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我国许多博物馆都举办了以重大考古发现为基础的展览。但效果大多不尽人意,这些展览要么过于专业,要么成了炫耀宝物的艺术展,对大多普通观众缺乏吸引力。本文引用了大量信息传播学、认知学、展览设计等方面的理论进行了学科交叉性研究,旨在探讨考古发现类展览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将信息顺利地传达给观众。文章主体分为四个部分:(1)回顾了国内以考古发现为题材举办的陈列和展览,提出了“考古发现类展览”的概念;(2)分析了考古发现类展览的特点及现状,并找到了展览信息传而不通的原因:设计者将展览设计看作一个信息单向传播的过程,只重视信息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准确性,却忽视了信息传播的效果。然后文章提出了展览信息双向传播模式,指出设计者应根据观众的认知能力和兴趣,有针对性地设计展览;(3)针对上文所述考古发现类展览的特点及缺陷,深入分析了此类展览在信息处理、编码、发码等设计环节中怎样使观众对展览信息感兴趣并乐于接受。首先,设计者要进行观众定位和观众认知规律的研究,这是保证信息有效传达的前提条件;其次,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要克服片面追求时效性和文物艺术性的缺点,重视科学研究尤其是考古发掘资料的研究,同时还要避免罗列式的展览形式,要做到展览主题明确,这样才有助于观众摆脱不确定感,集中精力搜集、整理和记忆与主题有关的信息;再次,编码过程中,要尽量根据观众的经验使符号通俗化,同时发挥此类展览拥有发掘资料的优势,充分运用遗迹符号和符号组合;最后,在发码过程中,重视展览的动态设计和氛围设计来提高展览的趣味性和感染性。(4)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对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山西考古大发现》展进行了分析。此前尚没有人将考古发现类展览作为一种展览类型做过专门研究,本文是第一次较为全面地分析,希望可以对以后的此类展览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