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身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大多数民族在历史上都曾存在这一习俗。它曾在文身民族的文化及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人类学界对于文身习俗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上不少著名学者都曾涉足这个领域,在相关著作中论及过文身。不过,系统、全面地专门论述文身的著作却很少,因此,学术界对于文身这一古老文化现象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情况仍不十分明了,对于文身的各种文化元素及其结构、功能和象征等也认识不清,关于各民族文身习俗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也不太清楚。此外,中国和日本的文身资料十分丰富,但至今没有一部专门性的中日文身习俗比较的论著面世。 基于学术界关于文身习俗研究的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大量的考古学、历史学和民族学资料,并结合笔者本人的调查资料,以中日两国文身习俗为中心,较系统、较全面地探讨文身这一文化现象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情况,探讨世界各民族的文身分布和特点,分析文身种类、文身部位、文身纹样、文身工具和颜料、文身仪式、文身禁忌等各种文化元素的发展变迁情况,探析文身的象征意义和社会功能,比较分析中日两国文身习俗的异同,阐述现代文身的特点、功能和象征意义。 本文所探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探讨文身的基本概念和文身的起源,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二,阐述文身的分布与种类,民族志资料表明,文身习俗是广布于世界各个角落,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文化现象。文身的种类主要有,绘身、文刺、剺痕三种类型。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活在地球各个地区的文身民族的文身种类大致呈现这样的特点:热带地区的人以绘身为主,温带地区的人以文刺为主,寒冷地区的人以剺痕为主;皮肤颜色深的人以绘身和剺痕为主,皮肤颜色浅的人群以文刺为主等。 第三,阐述中国文身习俗的基本状况和发展变迁。分别从考古学、历史学和民族学资料阐述,认为中国各民族的文身习俗源远流长,始于新石器时代,而延续至今。分布范围很广,南北民族历史上均存在文身习俗。尤其是南方民族,文身习俗更为普遍。 第四,阐述日本文身习俗的基本状况和发展变迁。从考古发掘及文献记载两个方面探查了日本文身习俗的历史,认为日本列岛至少在公元前后确有文身习俗的存在。并通过对中日文身历史的比较,发现中国的文身历史要比日本的久远。 第五,分析文身的部位,从世界各文身民族的文刺部位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从最为明显的部位到较明显最后到最不明显的地方,甚至是私处。中国古代文身民族的文身部位十分复杂,几乎遍及全身。古代日本人的文身无论男女,文身部位集中于身体上部。中日两国文身部位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有从脸部向其他部位延展的趋势。 第六,探讨文身的纹样,从世界上大多数文身民族的资料来看,各文身民族的纹样复杂多样,各不相同,有的以动物图案为主,有的以植物图案为主,有的以自然现象图案为主,有的以几何图案为主,有的以文字为主。中日文身的纹样基本与世界各民族的具有一致性的特征。笔者认为,文身纹样的一致性特征与文身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等具有类型性有关。 第七,论述文身的工具与颜料,各民族的文身工具和颜料多种多样,古今不同。共同的特点是各文身民族的文身所用工具和颜料经过了一个从天然物到人工制造物的过程,这与人类制造和使用其他工具的经历是一样的。 第八,研究文身的年龄、性别与仪式,通过分析了解到,各民族文身的开始年龄都很小,且文身与成人式、婚姻等密切相关。从文身民族男女文身之差别来看,单纯男性或女性文身的民族似乎较少,而大多数文身民族都是男女共有文身习俗。笔者认为,文身民族的文身之男女差异,与男女之家庭及社会地位、婚姻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九,探讨文身的象征与功能,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文身的丰富的象征性意义及功能证明,文身作为族群性的文化现象,它不只是简单的符号,而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文化综合体,是文身民族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十,现代文身,研究原始文身习俗的目的之一是要为现代文身现象寻找源起的根据。通过透析现代文身现象,笔者认为,现代文身是原始文身变异发展的结果,正视文身的文化价值,并引导其良性发展,才是较为正确的文身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