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对高脂血症小鼠调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an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高脂饲料复制高脂血症小鼠模型,运用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对模型小鼠进行干预,观察该针法对模型小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影响,探讨其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机理;观察本针法对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探讨其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观察其对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其对血管内皮保护作用和对血管舒缩状态及血液运行等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对高脂血症小鼠脂代谢的影响选用健康雄性昆明小鼠60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⑴正常组20只;⑵模型组20只;⑶针刺组10只;⑷辛伐他汀组10只。除正常组喂饲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喂饲高脂饲料,第15天取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各10只,断头取血测血清TG、TC、HDL-C及LDL-C,结果模型组TG、TC、LDL-C明显高于正常组,HDL-C明显低于正常组,表明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针刺组和辛伐他汀组开始治疗,针刺组针刺双侧丰隆、曲池、三阴交穴,并在双曲池、双丰隆穴加用韩式电针仪,采用疏密波,频率2Hz,强度1mA(以小鼠肢体微微颤动、能耐受不挣扎为度),每天1次,每次10分钟,连续治疗10天。辛伐他汀组灌胃辛伐他汀6.6mg/Kg/天,每次用药体积按0.2ml/10g计算,每天1次,连续灌胃10天。除辛伐他汀组外其余各组每天灌胃同体积蒸馏水,除针刺组外其余各组同样抓取固定。各组小鼠于末次针刺、给药禁食不禁水12小时后断头取血,低温离心,分离血清,密封,-20℃冷存待检。生化法检测血清TC、TG、HDL-C、LDL-C的含量。第二部分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MDA含量、SOD活力的影响选用健康雄性昆明小鼠40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⑴正常组,⑵模型组,⑶针刺组,⑷辛伐他汀组,每组各10只。造模方法同实验一,造模成功后针刺组和辛伐他汀组开始治疗,方法同实验一。连续针刺、灌胃10天,各组小鼠于末次针刺、给药禁食不禁水12小时后断头取血,低温离心,分离血清,密封,-20℃冷存待检。血清MDA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分析法,SOD活力测定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第三部分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ET、NO含量的影响实验动物分组同实验二,造模、针刺及给药方法同实验一。连续针刺、灌胃10天,各组小鼠于末次针刺、给药禁食不禁水12小时后断头取血,低温离心,分离血清,密封,-20℃冷存待检。ET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NO测定采用硝酸还原酶法。结果:第一部分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对高脂血症小鼠脂代谢的影响1造模第15天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HDL-C、LDL-C含量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LDL-C含量(5.72±0.85、1.31±0.32、2.68±0.55)mmol/L均高于正常组(3.08±0.74、0.70±0.21、1.83±0.36)m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HDL-C含量(0.60±0.26)mmol/L低于正常组(0.94±0.30)mmol/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造模成功。2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TC、TG、HDL-C、LDL-C含量的影响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LDL-C含量(5.83±1.07、1.25±0.35、2.59±0.59)mmol/L均高于正常组(3.26±0.71、0.74±0.18、1.83±0.42)m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模型组HDL-C含量(0.61±0.27)mmol/L低于正常组(0.95±0.34)mmol/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组和辛伐他汀组TC、TG、LDL-C含量均低于模型组,HDL-C含量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针刺组TC、LDL-C含量(3.33±0.77、1.55±0.27)mmol/L均低于辛伐他汀组(4.36±0.82、2.08±0.28)m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针刺组TG、HDL-C含量(0.81±0.10、0.92±0.19)mmol/L与辛伐他汀组(0.78±0.21、0.93±0.24)mmol/L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二部分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MDA含量、SOD活力的影响1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MDA含量的影响模型组小鼠血清MDA含量(29.94±2.79)nmol/L高于正常组(23.33±3.44)nmol/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组和辛伐他汀组血清MD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1);针刺组血清MDA含量(21.58±3.54)nmol/L与辛伐他汀组(23.57±2.61)nmol/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SOD活力的影响模型组小鼠血清SOD含量(222.66±25.48)u/ml低于正常组(266.00±15.05)u/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组和辛伐他汀组血清SOD含量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针刺组血清SOD含量(264.57±14.46)u/ml高于辛伐他汀组(244.12±26.75)u/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三部分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ET、NO含量的影响1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ET含量的影响模型组小鼠血清ET含量(67.07±11.98)Pg/ml高于正常组(45.50±8.79)Pg/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组和辛伐他汀组血清E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针刺组血清ET含量(44.51±5.23)Pg/ml低于辛伐他汀组(56.21±12.18)Pg/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NO含量的影响模型组(63.83±9.19)μmol/L小鼠血清NO的含量低于正常组(87.26±6.10)μmol/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组和辛伐他汀组血清NO的含量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组血清NO含量(85.02±10.06)μmol/L高于辛伐他汀组(75.80±9.11)μmol/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可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TG、LDL-C含量,升高HDL-C含量,具有较好的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2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可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MDA含量,提高SOD活力,抑制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加抗氧化能力,通过改善自由基代谢,以减轻高脂血症引发的脂质过氧化损伤。3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可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ET含量,升高NO含量,通过调节血管平滑肌收缩与舒张,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从而维持血管张力和血流畅通,减轻高脂血症引发的血管内皮损伤,以保护血管内皮功能。4健脾通腑泄浊针法在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LDL-C、ET和提高SOD活力、NO含量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辛伐他汀,表明该针法在改善血脂的同时又具有显著的增强抗氧化能力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其他文献
鲍大可(A.Doak Barnett,1921-1999)是美国杰出的中国问题专家,美国当代中国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毕生致力于当代中国研究。一生撰写和编辑了大量的学术论著,为世人留下了丰富而宝
目的:研究蒙药复方三子汤抗感染疗效及其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抗感染疗效研究采用人工复制细菌感染动物模型,观察三子汤对感染动物的保护作用。复方三子汤对免疫功能
本研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据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多年的临证经验,结合现代基础医学研究手段,从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对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的病因病机、治法用药及疗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极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占所有急性病的半数以上。感冒主要分为风寒、风热两大类,其中又以风热
在书籍设计中注入时间和空间概念,有利于现代书籍设计观念的转变,也有利于书籍设计的长远发展。主要从文字、图形、色彩、材料四方面对手工书的视觉表现进行了探析,结合多维度整
高校学生宿舍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大学生为人处事培养、正确三观的形成、大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等方面
背景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简称,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既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介绍了近年来可拓神经网络的发展,对可拓神经网络的基本思想、算法思路、应用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和分析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问题。
近日,“2017自贸区与‘一带一路’高端论坛”在厦门大学举办。论坛邀请了来自海峡两岸的政商学界代表,旨在深入解读国家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要点,分析经济市场突破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许多优秀元素符号能够为中国新媒体艺术所用。为此,从中国传统文化情境、民族审美心理和传统审美元素在近年来新媒体艺术作品中的体现出发,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