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ni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在我科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1月到2018年12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在我科初次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462例患者一般资料。严格依据手术部位感染定义、纳入及排除方法,分别筛选出感染组(病例组)28例与未感染组(对照组)1434例,收集统计纳入研究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常规尿检结果、异体输血、住院天数及是否患有糖尿病、类风湿疾病、肺部感染性疾病(COPD等)、心血管疾病、下肢血管疾病、慢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等相关资料,采用SPSS 22.0单因素分析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后用Logistic和Poisson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影响因素,p<0.05认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我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手术部位总体感染率为1.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肥胖(BMI≥28kg/m2)、合并类风湿疾病、长期类固醇使用史、ASA分级≥Ⅲ级、术前无症状性细菌尿、异体输血、术前较长住院时间(≥14天)、总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合并慢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及肺部感染性疾病(COPD等)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和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异体输血、术前长期类固醇使用史、术前住院时间≥14天、术前无症状细菌尿、合并肺部感染性疾病(COPD等)及慢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为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复杂,其中异体输血、术前长期类固醇使用史、术前住院时间≥14天、术前无症状细菌尿、合并肺部感染性疾病(COPD等)及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的患者术后发生SSI的危险性相对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1.探讨HBV-G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之间的相关性,为H BV-GN的诊疗提供依据。2.探讨HBV-GN的长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收集1994年1月~2013年12
运用行政法学原理,结合防震减灾行政法律规范和工作实际,分析探讨了《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防震减灾行政许可行为现状及发展态势的影响。
通过计算机对数字地震台网产出的大动态、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地震波形数据进行的实时采集跟踪分析 ,发现了有些台站大震前地脉动波形的周期和幅度有明显异常变化 ,探索大震前地脉动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将为区域性地震预报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使用竹材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进行设计和施工是现代结构设计领域重要的创新和尝试,然而,竹子是小直径的空心圆柱体,形状、性能等均不能满足现代建筑结构的建造要求,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正交胶合竹材料,该材料由多层竹层板胶合而成,层板为原竹加工成的、纤维单向排列的重组材,上下相邻层板间的纤维排列方向呈90度,胶合完毕后进行常温负压处理,称为正交胶合竹(Cross-Laminated Bamboo,简称CLB
目的:在成人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中,膜性肾病(MN)居于首位,也是常见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病因。大约80%的膜性肾病是特发性膜性肾病(IMN)。IMN是一种特殊的肾脏自身的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