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是当今各国政府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之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种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趋势,这种变化是有深刻的现实和理论背景的。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的“滞胀”现象,经济学家重新审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关于通胀和失业率相互替代的观点,认识到了货币政策独立于财政政策的重要性。为了解释现实中的高通货膨胀率与最优通胀率之间的偏差(通常称为通胀偏差),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动态不一致理论”和“政治性经济周期理论”,这两种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通涨偏差形成的原因。“保守的中央银行家”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以上述两种理论为基础,从不同角度描述了独立的中央银行制度设计在消除或减少通涨偏差上的作用。在现实经济状况和理论研究的推动下,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并且很多国家都实施了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措施。然而,西方中央银行独立性理论是在西方国家自身发展经历的背景下形成的,其在我国的适用性值得怀疑。本文对中央银行独立性概念界定、独立性指标体系、独立性理论以及实证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与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界定了中央银行独立性概念的内涵,即中央银行相对于与之联系的各利益主体行使其货币政策职能的独立性,并分析了其外延。本文回顾了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以来发展和改革的过程,并分析了改革进程对其独立性的影响,总结了人民银行当前的独立性状况,认为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增强的趋势,但是目前独立性仍然较弱。本文对西方中央银行独立性理论在我国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很多理论前提在我国都不存在,西方中央银行独立性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值得怀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我国体制转轨的背景下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特殊性,认为当前应特别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对人民银行独立性的影响;二是人民银行当前的金融稳定政策操作思路以注资和再贷款为主,使得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实施受到金融利益集团的影响。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实证分析表明分支机构改革并没有显著地提高人民银行相对于地方政府的独立性,这方面的问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对于第二个问题,本文运用微观行为模型分析,得出了当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确实受到金融利益集团的影响,并结合分析结果给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