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燕至隋唐时期朝阳城市地理初探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philip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文化古城朝阳位于辽西丘陵地带的大凌河谷地,其西接华北,东连关东,是联系中原与东北的一处交通咽喉。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朝阳在三燕至隋唐时期,曾长期为辽西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战略地位显著。本文选取了三燕至隋唐时期的朝阳作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论述朝阳在此期间城市的兴衰演变,探讨朝阳城发展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朝阳历史文化和协调城市发展提供借鉴。文章引言部分对本文选题缘由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分别做了简要概括。文章正文共分为五部分:一、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论述了朝阳城市选址与兴起的历史地理基础。二、研究三燕时期朝阳作为都城的兴盛。主要对朝阳城在前燕、后燕、北燕三个不同的政权时期作为都城或留都的兴建和发展进行了研究。三、研究北朝时期朝阳塞外重镇地位的延续。主要探讨了在北魏、北齐政权下朝阳显著的军镇地位、人口的变迁以及交通和经济的发展。四、研究隋唐时期朝阳作为东北边城的演变。主要论述了朝阳城在隋唐两代行政建制的沿革、朝阳军事重镇的表现以及交通和经济的繁荣。五、论述了三燕至隋唐时期朝阳城的形态和特征。在该段时期朝阳古城城市建设不断发展,从而形成了稳定的城市形态。朝阳古城的城市形态主要分为外城和内城。内城也即三燕时期的宫城座落在外城的靠北部分,和外城共用北城墙与北门。朝阳城的城市形态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吸收了中原地区城建制度,主要包括贯穿了中轴线思想和“面市后朝”的格局分布;其二是城市形态随着城市地位变化而变化。最后,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总之,本文将以城市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对三燕至隋唐时期朝阳城市历史地理进行详细论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手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汕尾逸挥基金医院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治疗的100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临
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馈线终端设备的接入和更新极其频繁,当终端设备接入系统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新的终端设备能否与主站兼容;当采用第三厂商的设备时,该设备能否与其他厂商的产
<正>袖状胃切除术(sleeve gastrectomy,SG)自从2012年成为独立的减重代谢手术以来,在数量上已经迅速超过传统的"金标准"术式——胃旁路术(Roux-en-Y gastric bypass,RYGB),成为目
忽视学生语用能力培养、教师自身语用能力不足、教学设计水平有待提高是英语教学中学生话语权缺失的主要原因,优化教学设计、设计交际情境、拓展交际内容,是英语课堂中尊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