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的MRI征象特点,探讨MRI对其诊断的价值;对比MRI、CT、X线平片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脊柱结核不同病变的显示优势,提高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合理应用及其在诊断治疗中的参考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肿瘤科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90例脊柱疾病患者的MRI资料,将脊柱结核作为病例组,其他脊柱疾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7例同期行X线平片、CT、MRI检查的脊柱结核患者图像资料,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脊柱结核不同病变的显示特点。结果48例脊柱结核患者中共发现椎体破坏138个。椎间盘破坏41个、椎间隙狭窄或消失32个。椎旁脓肿41例,呈流注样改变16例。26例病变侵犯椎管,脊髓受压改变。其中19例出现变性,信号异常改变。和脊柱其他疾病组相比,不同MRI征象对脊柱结核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的是椎旁脓肿形成及椎间盘病变;敏感度高、特异度低的为骨质及终板的破坏。通过分析37例三种检查齐全患者的资料,对比结核病变不同征象的显示特点,MRI在检出与显示椎体破坏、椎间盘受累、椎旁脓肿形成及椎管受累方面优势明显,CT在判断死骨形成、钙化方面优势明显。结论1. MRI依据其成像原理对检查部位可任意层面、多序列成像,对病灶有更加良好的显示,是脊柱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尤其早期诊断的一种有效、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 X线平片、CT、MRI对不同病变的显示各具优势,对不同检查方法的合理选择应用,有利于脊柱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的提高,对临床诊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