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TiO2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磁性强、光催化性能好、吸收紫外线能力强、热导性好、可长期稳定贮存及对人体无害等性能,在纺织品领域的应用日趋普遍。但是目前纳米TiO2在纺织品上的应用存在着较多问题,如光响应范围窄、在水溶液中分散性差、与织物结合牢度差以及会使纺织品纤维发生裂化等,这些都制约了其在纺织领域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纳米TiO2的掺杂改性研究。选用价格低廉的TiCl4为前驱体,通过控制适宜的水解条件,无需高温煅烧,即可合成出圆球状,分散性好,颗粒粒径在60-80nm之间的TiO2,既简化制备工艺、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又避免因煅烧引起的TiO2粒子团聚,提高其应用性能。通过透射电镜分析,这些尺寸在60-80nm的微球表面布满了尺寸在10nm左右的晶粒,此种结合形式增大了单个纳米TiO2球体的比表面积,可以有效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性能。通过对过渡金属元素Fe3+、Sn4+、Cu2+掺杂制备TiO2进行实验,系统分析不同掺杂元素、掺杂量对TiO2的性能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经1%Fe3+掺杂的纳米TiO2与未掺杂纳米TiO2相比,吸收峰和吸收带边的波长发生红移,红移幅度分别达到了22nm,103nm。可见经1%Fe3+掺杂使得纳米TiO2对光响应范围明显提高,吸收区域向可见光区拓展。通过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活性实验,证实对纳米TiO2进行金属掺杂可有效提高其光催化活性。1%Fe3+掺杂的纳米TiO2比未经掺杂纳米TiO2,降解率提高34.7%;1%Sn4+掺杂的纳米TiO2比未经掺杂纳米TiO2,降解率提高37.2%。不同金属元素掺杂量存在一最佳值,Fe3+、Sn4+、Cu2+最佳掺杂量分别为:1%、1%和2%。通过在TiCl4水解液中添加不同改性剂,对合成TiO2晶相组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制备的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提高纳米TiO2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详细研究不同改性剂(SHMP、D5040、TEA)对TiO2晶相组成的调控作用。通过XRD测试分析表明,添加适量SHMP可制得完全锐钛矿型的TiO2,添加适量D5040可制得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的混晶TiO2,添加TEA对TiO2晶型影响不大,基本还为金红石型。并对改性剂影响TiO2分散稳定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经改性后纳米TiO2的等电点有不同程度的偏移。由在pH值中性范围内,改性纳米TiO2在水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情况进行判定,得知改性效果次序为:CDEA>KH-550>D5040>TEA。将制备得到的不同掺杂元素和晶相组成的纳米TiO2应用在棉织物上,并对棉织物功能性整理的效果进行系统研究,详细分析其对棉织物光降解甲醛、抗菌、抗紫外线和部分服用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证实,经过纳米TiO2整理过的棉织物具备多重附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