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线性滤波的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方法研究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o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也是支持远程定位和跟踪移动目标的新兴平台。与全球定位系统等传统平台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成本低、密度高、散布广、精度高等优势,能胜任复杂地形和无人值守等应用环境下的实时监测工作,在实现目标跟踪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传感器网络中的目标跟踪问题而言,大量无效或冗余信息将增加传感器网络节点间通信的负担,致使系统耗费在通信上的能量过多,严重影响整个网络的生命周期,同时实现跟踪的算法将被复杂化,这些问题对于目标跟踪系统中较为侧重的能量有效性和跟踪的精确性来说,都是致命的缺陷。此外,信息的采集、处理方式对系统资源的消耗也起关键性的作用,需顾及能量有效性等因素。因此,研究高精度、高能效的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实际应用环境中节点量测数据与目标状态之间呈现为非线性关系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三种基于非线性滤波的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方法:(1)基于动态分簇路由优化和分布式粒子滤波的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以动态分簇的方式将监测区域内随机部署的传感器节点划分为若干个簇,并对簇内成员节点与簇首节点之间、簇首节点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路由进行优化,确保网络能耗的均衡分布,在此基础上,被激活的簇内成员节点并行地执行分布式粒子滤波算法实现目标跟踪。该方法能有效地降低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总能耗,且能在实现跟踪的同时保证目标跟踪的精度。(2)基于粒子群优化和M-H采样粒子滤波的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采用动态拓扑的网络结构和分布式的算法结构实现目标跟踪,将粒子群优化和Metropolis-Hasting采样引入到粒子滤波的重采样过程中抑制粒子退化,通过粒子间共享历史信息而降低单个粒子历史状态间的相关性,使各粒子能快速地收敛至最优分布,从而实现高精度的目标跟踪效果。(3)基于动态生成树和改进不敏卡尔曼滤波的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将传感器网络中被激活的节点构建成一种随目标运动而动态生成和调整的树型网络结构,将其作为执行目标跟踪算法的平台,利用粒子群优化技术对不敏卡尔曼滤波中状态向量概率密度函数的近似过程作了改进,优化了δ采样点的分布和收敛速度,从而加快目标跟踪方法的计算速度,同时,优化后δ采样点的分布更接近目标的真实状态,因而滤波的精度也更高。上述三种均是基于非线性滤波的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方法,将网络结构和非线性滤波方法相结合实现目标跟踪问题。本文通过设置具体的仿真算例考查了三种方法的性能表现,仿真结果表明,这三种方法均能在保证目标跟踪精度的同时,可效地降低了网络能耗。
其他文献
小型无人直升机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成为目前自主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高度非线性、强耦合、时变、开环不稳定等特点,给飞行控制带来
伴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工业生产过程中被控对象的控制精度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并且由于控制对象结构的变化、运行环境的改变、非线性的影响、以及环境干扰等诸多因素,传统的PID
在导向钻井过程中,导向控制所需要的井下工具姿态参数主要有工具的旋转速度、工具倾角、工具方位角等,对这些参数的准确、实时测量是导向钻井工具实现导向控制的前提条件,也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升高,输电线路的距离增长,电网的规模变大,同时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保障高压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选相元件必须快速有效地工作。当故障发生时,继电保护能够正确动作的前提是能够准确而迅速地识别并选择出故障相。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小波包理论的输电线路故障类型识别方法,旨在研究小波分析及小波包理论在输电线路故障诊断和继电保护方面的可行性,同时
现今部队实战射击训练中,普遍采用人工报靶方式,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消耗了无谓的人力和时间,射手也无法根据射击情况进行实时调整。而以光电技术和图像技术为代表的报靶系统
支持向量机(SVM)为一种由Vapnik等人研发出的机器学习方法,是面向小样本进行学习而提出的方法。它在统计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继承了其结构风险最小化准则和VC维理论,
工业CT不仅可以在无损条件下以图像形式直观地、清晰地显示物体内部细节的结构关系及缺陷状况,而且可用于物体内外部几何尺寸的高精度无损测量。工业CT检测从定性检测向定量测
仿人机器人指具有人的形状、能够适应人类现有生产生活环境、可以使用人所用的工具进行劳动的一类机器人,其在医疗、军事、服务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近年控制领域研究的
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成为构成电机伺服驱动系统的典型方案。为了更好地描述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DLDMCS)的动态响应过程并进行优化控制,需要建立DLDMCS的数学模型,进而实施优化控制。在建模方面,DLDMCS不仅存在两个交叉的闭环结构,且闭环内部存
随着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对机器人智能化要求的不断提高,以位置控制为主的传统控制方案已经不能满足某些复杂环境(打磨、组装、康复机器人)的应用需求,机器人与环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