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出口规模和出口产品技术结构不断提升(Dani Rodrik,2006;Peter K.Schott,2006;杜修立、王维国,2007;孟猛,2012)。从各个国家来看,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仍十分固定,分别为欧盟、美国、东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巴西,对其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60%以上。由于很少有学者单独研究中国对这些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因此其技术结构便不十分明了。本文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的。本文通过整理传统测算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方法和新测算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方法,选取了Hausmann(2005)的方法,通过2002-2013年的最新数据,并采用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标准三位数水平下的260种产品分类,计算出其所有产品的技术附加值,按其大小,平均将260种产品分为五组,即高技术含量产品、中高技术含量产品、中技术含量产品、中低技术含量产品和低技术含量产品。最后,将从横向和纵向来分析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变迁,得出结论: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有明显提升,但是对各个贸易伙伴的提升幅度有所不同,其中提升最快的是东盟和巴西,而对韩国、欧盟、美国的提升幅度最慢。在分析了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后,本文整理有关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因素,如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口数量POP、外商直接投资FDI、距离、相关区域贸易协定等,并做了描述性分析。接下来,本文将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来分析这些因素对不同技术含量产品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程度,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及主要贸易伙伴的GDP对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有促进作用,但贸易伙伴GDP对出口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程度比我国GDP的程度更大;FDI对出口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但仅表现出提升低技术含量产品和中低技术含量产品;距离作为阻抗因子,对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有阻抗作用,但随着产品技术含量的增加,其阻抗作用越来越小;相关区域贸易协定对整体的贸易出口有促进作用,但对于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表现出微弱的促进作用。本文在此分析基础上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提出一些政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