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是春秋晚期一位伟大哲人,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为前贤时哲所广泛称颂和研习。然而,关于孔子思想产生的土壤--即丰富的人生经历,学者少有关注。孔子所处时段,恰逢春秋末期国君权力下移,三桓之一的季氏把握权柄,成为鲁国政坛之主角。孔子的出仕与招收弟子等社会活动几乎都与季氏密不可分,几位弟子又入季氏之家作其家宰,可以说季氏在孔子的一生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本文主要立足于孔子与季氏相关的各个事件,扬弃前人观点,对二者关系进行细致探讨。主要观点在于:孔子在早年为生计所迫,首先依附季平子做家臣,但此时孔子的身份离士还有一定距离,他和季氏只是简单的隶属关系;通过学习,孔子对礼产生了很深的感情,面对季平子的违礼之举,孔子依据心目中礼的观念对其表示讽刺,并长期以“不仕无道之邦”为行事准则,对季氏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季桓子执政时期,孔子为了自己及弟子的前途和出路,又不得不与无道的季氏保持联系。上博简《仲弓》与《孔子见季桓子》为探讨此时孔子对季氏的态度以及孔子的仁政思想提供依据。季康子执政时期,季氏迫于治国之需迎孔子回鲁,由于与孔子在具体政务上意见不和,终究不能用孔子。但季氏为寻求治国之道,又不得不咨询于孔子,于是二人以“问政”的形式保持联系。孔子此时不再求仕以及用周礼说服季氏,上博简《季康子问于孔子》反映了他此时颇为现实的德政观念。
本文通过对孔子与季氏关系的深入研究,从中得出三点结论:其一,若即若离是孔子与季氏关系的主线,根本在于孔子思想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性;其二,在孔子及其弟子与季氏关系之下蕴涵着更为深刻的士与执政者两个社会阶层的关系,即早期的新兴士人通过做卿大夫家臣的方式谋求政治出路,且有别于传统宗法家臣得到了涉足国政的权力;其三,孔子的为政思想经历了礼--仁--德的演变过程,这是孔子与季氏长期磨合的结果,所以说,季氏对孔子思想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