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3个月之内)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病原体分布、耐药情况及生存现状等规律,为临床医师精确诊疗及感染预防提供参考,以期提高肝移植受者的术后生存率。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共118例接受肝脏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相关的高危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甄选出影响肝脏移植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对各种部位及途径留取的病原体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所有结果均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Kaplan-Meier法描述生存率。结果:肝脏移植术后早期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长≥600min[P值=0.002,优势比(OR)=10.339,95%可信区间(95%CI)=2.289~46.707]、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留置时间≥6天(P值=0.008,OR=6.553,95%CI=1.618~26.536)、Child-Pugh分级为C级(P值=0.020,0R=6.600,95%CI=1.354~32.167);在纳入研究的118例肝脏移植手术患者中,其中有61例受者发生了感染(占51.69%),57例受者未发生感染(占48.31%),总共分离出病原体株数为176株。在送检的病原体标本中,以胆汁、痰液中分离出的病原体菌株为多,其次分别是腹水、引流物及其导管末端、血液、深静脉导管、中段尿、胸腔积液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等。其中革兰阳性菌为82株(46.59%)、革兰阴性菌为52株(29.55%),真菌为32株(18.18%),病毒为10株(5.68%)。肝移植受者感染主要发生在术后1个月以内,约占141株(80.11%),尤以术后1周最为显著,约占59株(33.52%),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检出率逐渐趋于平稳;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林可酰胺类等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其中尤以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最高。革兰阴性菌的耐药分布则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呈现菌种耐药的个体化;术后积极对肝移植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发生感染的患者的1月、12月、24月累积生存率分别是96.72%,94.91%,94.91%,而未发生感染的患者的1月、12月、24月累积生存率则分别为100%,98.25%,96.49%(P值=0.454)。结论:手术时长≥600min、ICU留置时间≥6天、Child-Pugh分级为C级是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提高肝移植患者术后病原体标本送检率及检出率,及时根据相应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在积极有效抗感染治疗的情况下,建立科学、完善、合理的术后病人随访系统,及时对术后病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指导,力求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