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军吏俑形象的描绘在男装上的应用研究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sz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中的军吏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造型、塑造、色彩等方面进行艺术特征的归纳总结,研究其特征、形态、美感,总结其文化设计元素。并通过实践,归纳出多种各具特点、不同手法的图像描绘方式,对其整体造型、局部彩绘、精致细节,进行图像化二维化的处理。再结合男装设计的工艺手法、图案组合方式及应用原则等要素,将描绘图案应用于男装之上,使之成为符合现代时尚趋势及大众审美的艺术形式。以此探索中国古代文物文化在现代男装设计中应用的新思路。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从宏观出发梳理了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且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以及创新点和难点。论文的第二章是对兵马俑军吏俑历史地位、分类、职能等方面的概述。第三章是对军吏俑造型、服装、材料、色彩等方面的艺术特征的总结。第四章是本论文的关键部分,也是本文理论与实践部分的重要过渡,即对秦兵马俑军吏俑的形象描绘方法及特征的研究总结,这是将文化元素转化为服装设计中的设计素材。第五章是研究其描绘图案在服装上的应用原则、工艺手法以及在不同类型男装上是应用分析。第六章是本文的设计实践应用部分,通过军吏俑元素男式卫衣的设计实践来说明军吏俑元素在男装设计上的应用方式。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
  在当今的服装设计中,将承载了古代文化、艺术美感,历史价值的军吏俑形象运用于男装设计上,可以说是为服装创意设计开启了一扇采撷文化元素的新大门。本文在对于服装设计元素的提炼方面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可以引导设计师不断创新服装设计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
其他文献
浮世绘作为日本民族艺术最典型的代表,在世界绘画领域中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将浮世绘的艺术特色应用在中国当代丝网版画创作中,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浮世绘的艺术价值,还在兼顾当代创作语境的同时,对中国丝网版画的艺术形式语言有一定的启示。本课题从探索中国当代丝网版画艺术形式美的角度出发,对浮世绘艺术语言在中国当代丝网版画创作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和归纳。  本课题从浮世绘产生的原因入手,在分析浮世绘文化观念和产生
学位
21世纪初,我国迈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相对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发展是相对较早的。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老龄人口占据全球老龄人口相当一部分比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急剧加快的发展趋势,形式越来越严峻,城市老人将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乡愁”。  在早期的城市发展规划设计中,设计师似乎没有考虑周全关乎老人健全的养老配套设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似乎存在很多的缺陷,似乎少
学位
唐代是我国古代发展最鼎盛的时期,经济政治在这个时期繁荣强盛,丝绸之路也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与大交流也是在当时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因此也给予唐代乐舞文化很大的发展空间,乐舞文化中的舞伎服饰在此时也大放异彩。  唐代的服饰与礼乐文化制度在唐代文献中都有着详细的记载,本文以现存的文献资料与图像实物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文献记载的分析,再与图像实物资料进行互证,对唐代宫廷《十部乐》舞伎服饰
学位
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具有特有的文化内涵。为了继续传承这份宝贵的传统文化艺术,我们需要在其中找寻文化精华。秦俑的面部造型丰富多彩,千人千面,不仅极具个性特征,也展示了秦俑雕塑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而T恤既是文化认同的媒介,也是时尚潮流的媒介。我们提取秦俑神韵的精髓——面部造型,应用在T恤上,不仅增添T恤的文化内涵,还能将提炼出的地域性特征融入当代的流行设计中,把中国传统
学位
动画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中最具发展空间的产业,其角色造型设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动画创作流程中重中之重的环节。目前,我国的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过于单一、概念化,使得国产动画片流失了以往应有的艺术感染力。我们需要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将其运用在动画艺术创作中。  在我国众多艺术形式中,凤翔泥塑极富民间艺术特征,它发展历史悠久,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造型,尤其是在造型语言方面,其形象夸张、简
学位
随着品牌意识在中国服装界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和设计师意识到,中国服装品牌的核心问题就是要从自己的文化根源,自身民族的本源中去寻找立足点,只有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服装品牌才具有鲜明的识别性。而中国传统的道家美学思想中对自然的崇尚,对人性的关怀,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可以满足当下生活在浮躁社会中的人们,对于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内心平静和自由精神世界的普遍追求。所以本论文从道家美学思想出发,探究了其在
学位
关中传统民居以其独有的素朴宏壮,蕴含丰富文化的合院形式和营造风格,在中国的构造体系中自成一派。但在日渐城市化的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似乎渐渐丢失了传统建筑空间所带来的奥妙。研究关中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分析宅院的合理布局、占地节约、选材与建造质量严格、室内外空间处理灵活以及营造技艺等方式方法,将其精髓总结概括。并应用到现代建筑体系中,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  课题主要以关中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为研究主
学位
木窗来源于住宅,在人们生活的千差万别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环境之中,木窗随着住宅的前进必须所要适应各种自然条件、社会状况和文化传统,适应了这些,便就是适应了它们。木窗作为建筑结构构件中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艺术处理,人们在装饰中不断地追求形式美,处处渗透着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调,折射出古代人们的师法自然,追求安定和谐的文化意识和哲学思想,令人赞叹祖先的智慧和精致[1]。  本文将陕西传统民居木窗作为研究对象
学位
校园服装是学生在校园生活阶段的象征和标志物之一,不仅代表着这个时代的经济水平和人文观念,同时还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教育程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度空前提高,幼儿园园服作为校园服装的一个分支,已然成为学龄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伴侣之一。目前,我国对校园服装这个行业的理论研究已经很完善,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所以现状不容乐观。  首先本文对我国幼儿园园服的起源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对北京
学位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承载了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及民俗风情,朝邑戏文剪纸作为陕西地区具有特殊代表性的特色剪纸艺术,不仅是汇聚了多元文化的艺术产物而且也是符合大众审美的艺术形式。本文以陕西朝邑戏文剪纸为民俗文化研究的切入点,将其作为此次艺术探究的客观载体,通过对陕西朝邑戏文剪纸文化渊源、民俗内涵、艺术特征、保护与发展几个层面深入浅出的分析,结合深入到群众中去所取得的实践经验,对陕西朝邑戏文剪纸背后的地域文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