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one粒子模型的改进及突现行为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ang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自然界中生物群体的突现行为成为人工智能和复杂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这源自其在无人飞行器的协调控制、多机器人的编队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多智能体系统的直接应用。探讨突现行为的机制和规律不仅有助于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集群现象,而且在群体系统的设计和控制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突现行为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目前学者们对多个具有突现特性的群体行为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对突现行为具体的产生条件、机制及控制方法尚无一致性的结论。因此还需研究其他具备突现特性的群体行为模型,总结突现行为产生的通用机理。此外,作为群体行为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模型之一,3-zone粒子模型是否具有突现特性尚需验证。   本文以3-zone粒子模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如下研究:   第一,针对3-zone粒子模型存在的全局交互、忽略外界环境影响等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考虑自然界中个体感知范围有限并易受空气阻力等因素影响,提出了引入外界干扰的3-zone粒子模型(the3-zone particle model with externalinterference,简称3-zone-EI模型)。通过3-zone-EI模型与3-zone粒子模型的数值仿真对比,验证了3-zone粒子模型的突现特性以及模型改进的有效性。同时定量分析了新增参数对群体突现行为的影响,其结果表明无需全局交互,仅通过局部交互便可形成突现行为。   第二,针对现有突现定量判定指标体系需要扩展及其通用性尚待验证等问题,引入了序参数、群体角动量和平均邻居距离三个新的指标,采用前面的仿真数据对3-zone-EI模型的突现行为进行了定量分析。仿真表明,这些指标能够很好地解释群体行为发生突变的过程,同时也推广了这套指标的适用范围。   第三,针对突现定量分析结论和突现行为控制缺乏理论基础支撑的问题,采用系统宏微观分解方法,对3-zone-EI模型的扰动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分析结果及其数值仿真验证表明,特定条件下突现行为发生后,个体相对群体中心的扰动最终将趋于稳定。然后,以扰动性分析的结论为基础,结合突现行为定量分析的结果,探讨了对3-zone-EI模型的突现行为进行控制的方法。此外,将Swarm模型、WAR-Vicsek模型、3-zone-EI模型中关于突现的研究结论进行了对比总结。   最后,将本文研究成果集成到项目组前期开发的群体动力学模型突现行为仿真分析平台上,扩展了该平台的功能。
其他文献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对计算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网络计算模式能充分的整合计算资源,满足人们对计算性能的高要求,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网络计算模式将计算任务分配给各种分
内存取证作为计算机取证领域的一个分支,已经成为打击网络犯罪的手段之一。对上层应用程序的内存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用户的历史数据等信息,然而现有的研究工作大都集中在对底
近年来,可视化技术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被应用于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国防军事等多个领域。可视化技术在复杂网络、多维数据方面也有一定的发展和应用,但是在这两方面的
针对于海难突发事故,海洋搜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图像进行舰船目标搜索时,为了保证船只定位的精确性,往往使用人工标注的方式来进
无线传感器网络因其满足恶劣条件和特殊需求,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热门研究领域。大量成本低、体积小、功能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可以任意布置在恶劣的环境中或者特殊的
视频监控系统中常采用视角固定摄像机,利用背景减除的方法进行目标检测,但是由于固定摄像机的视角有限,只能监控有限的区域,当目标离开该区域时,固定摄像机就不能发挥作用。相对于
协作通信利用空闲节点的天线,组成虚拟的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系统,以对抗无线信道衰落来获取分集增益。作为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协作通信逐渐成
人工智能的研究涉及了控制论、信息论、语言学、数理逻辑和哲学等多门学科,人们期待智能体Agent能够像人类本身一样进行思维和推理,智能Agent可以被认为是存在于某一环境的实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及微机电系统的日趋成熟,大力推动了低成本、低功耗的传感器制造产业的发展,进而集传感、计算及通信功能于一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
无线体域网(WBAN)是由可穿戴的生物传感器单元或植入人体的生物传感器单元为网络节点而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WSN)。它特别强调可穿戴或可植入生物传感器的尺寸大小及它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