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与实施,都表明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教学中心思想,设计“思问课堂”导学案。教师利用“思问课堂”导学案进行教学,学生使用导学案学习,并且在课堂上从自主思考、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中获取化学知识。笔者所实践的学校采用导学案教学已有6年的时间了,导学案教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与实施,都表明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教学中心思想,设计“思问课堂”导学案。教师利用“思问课堂”导学案进行教学,学生使用导学案学习,并且在课堂上从自主思考、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中获取化学知识。笔者所实践的学校采用导学案教学已有6年的时间了,导学案教学有优也有缺。为了让导学案更好的应用于课堂教学,笔者将“思问课堂”与导学案相结合,并研究其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平行对照法、个人访谈法、课堂观察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对N高中的高一年级某班学生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为三点:(1)了解所在实习学校N高中目前有关学生使用导学案学习方面的情况,(2)根据高中化学导学案设计遵循的原则编制“思问课堂”导学案,(3)进行教学实践并分析效果和不足。本文先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高一学生的导学案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主要为了解学生对目前本校编制的传统导学案的使用情况及导学案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帮助。再通过对N高中导学案和其他学校的导学案分析对比,了解导学案的使用现状。然后根据导学案的编制原则,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设计“思问课堂”导学案并进行教学实践。最后通过第一、二次月考成绩对比分析,问卷调查使用“思问课堂”导学案学习后对学生的影响,对“思问课堂”导学案在高一化学课堂实施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使用“思问课堂”导学案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质量、课堂互动性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和提高,对教学效果也有一定的提高。
其他文献
在岩溶作用下,碳酸盐岩岩表呈现出丰富的溶蚀形态,该形态可看作是岩溶地貌的初始状态,对岩溶地貌的发育与演变研究具有指示意义;同时,溶蚀形态影响着溶蚀残留物、外来物质在岩表的聚集,是石灰土形成与演化的基础。由于岩表溶蚀形态的复杂性,前人对自然状态下的碳酸盐岩岩表溶蚀形态仅进行了定性描述或简单测量分析,难以定量研究溶蚀形态的形状、面积、容积等参数,限制了溶蚀形态的刻画及其物质聚集效应的研究,进一步限制了
自“课程思政”综合教育理念的提出,在高校开展的轰轰烈烈,大部分学者都对高校课程思政进行深入研究,但目前在中学教学中还处于萌芽阶段,还没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没有引起教师们的重视。然而根据研究发现,高中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是从这一阶段逐渐趋于稳定。物理学作为严格的、定量的自然科学带头学科,一直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新技术的基础,而高中物理电磁
时代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人人创造”的创客运动,并在教育领域形成了新的教学潮流。创客教育顺应时代需求,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素养教育开辟了新的道路,因而备受国内外教育者推崇。近年来,在“双创”战略口号的号召下,全民创新创业活动如火如荼。创客教育乘势而起,席卷了国内的众多学校。越来越多的小学,以小学生兴趣为导向,以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在各方的支持下展开了创客教育的实践活动。在此背景下,本文另辟蹊径,
21世纪是信息更迭的大数据新时代,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我国的高中生物课程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辩证思考和科学创新思维的能力。《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能让学生根据科学事实史料做出判断,并且讨论或论证和生物学有关的社会性话题,经历从获取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到寻找证据、形成自我主张并表达辩驳的过程,体会类似科学家构建科学理论或知识的过程。而科学论证教学作为其中一种探究
人的记忆能力是大脑潜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十三五”规划开始,大脑研究成为国家的前瞻性、战略性科研方向。记忆能力是巩固知识的基础,是知识积累的保证。根据心理学认知规律,训练大脑的记忆力,是对大脑潜能的开发。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脑科学规律的探索,使教学过程与大脑的科学运作规律相契合。教会学生运用高效记忆法记忆生物知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阅读理解题成为初中数学考试中的一种热门题型,并且在中考数学中占据了较大的分值。数学阅读理解题作为一种新的题型进入初中教材,与传统的数学教材相结合,综合考查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数学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的应用能力。由于数学阅读理解题是一类文字叙述较长、综合性强、灵活性高的题型,所以它也考查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能力。对学生来说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并将其作为数学十大核心概念之一。根据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规律,初中阶段的学生将要实现从算数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逐步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并且研究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石。七年级作为小学与初中阶段衔接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的数学符号,学生对数学符号的使用感到迷惘。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旨在寻求促进学生数学符号意识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因而,“综合与实践”板块强调要将实际问题与数学课堂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与探究的平台,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意识。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实验与探究”栏目作为“综合与实践”领域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开设的意义重大,该栏目的开设不仅能够促进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有效落
根据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的第一要务便是落实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类观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以获得化学性质及其变化的内在影响,同时促进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分类观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遵循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有意识地培养
在整个高中阶段,学生首次接触到解析几何是在“直线的方程”这个内容。通过“直线的方程”的基础知识学习,为后面的学习圆锥曲线奠定了基础,因此,学好“直线的方程”这一部分的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分析和解决“直线的方程”中的相关问题时,学生常常会因为对“直线的方程”的理解不够深入、公式太多而无法根据题意做出选择,对公式的记忆也容易混淆,以致于频繁出错。因此,优化“直线的方程”教学设计,提高学习效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