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受现代人们快工作生活节奏的影响呈逐年上升趋势。GERD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了反酸、胃灼热感、胸痛等典型食管症状,部分患者合并咳嗽、哮喘、咽异物感、喉痒、咽炎、鼻炎等食管外症状或以这些食管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研究认为GERD食管外症状的发生发展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胃食管反流可能是其中的一种加重或诱发因素,GERD引起食管外症状的潜在机制包括反流物直接刺激及神经介导等。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一直是治疗GERD的首选药物,其较强的抑酸作用可以减少患者食管酸暴露和促进黏膜愈合,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临床上仍有部分GERD患者对于PPI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此类难治性GERD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也深受国内外消化病学者的关注。本研究通过比较合并和不合并食管外症状的难治性GERD患者的食管动力和反流特点,以期探索合并食管外症状的难治性GERD的可能发病机制,并指导临床治疗。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难治性GERD患者,共计29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纳入患者均确诊为难治性GERD,且均进行一般资料和反流症状积分问卷填写,并完成24小时pH-阻抗监测和HRM检查。根据是否合并食管外症状分为食管症状组(食管组)共100例和合并食管外症状组(食管外组)共198例,食管外组根据症状类型进一步分为合并耳鼻喉症状组(耳鼻喉组)共99例和合并呼吸道症状组(呼吸道组)共99例。2.研究方法收集、整理食管组、耳鼻喉组和呼吸道组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24小时pH-阻抗监测和HRM检查结果相关数据,统计分析食管组和食管外组间、以及3组之间的年龄、性别构成比、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上食管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静息压和残余压、下食管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静息压和残余压、腹腔内LES长度、LES-PIP距离、远端收缩积分(distal contractile integral,DCI)、无效收缩发生率、DeMeester评分、pH<4时间百分比、酸长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持续时间、弱酸反流异常发生率、非酸反流异常发生率等观察指标的差异。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定量资料两组设计,呈正态分布的资料用均数和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定性资料两组设计,用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三组设计,呈正态分布的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非正态分布的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多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定性资料多组设计采用R*2列联表χ2检验。所有资料采用双侧检验,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共纳入298例患者,食管组100例,食管外组198例,其中耳鼻喉组和呼吸道组各99例。耳鼻喉组表现为咽喉异物感者52例,咽干27例,咽痛12例,鼻炎症状24例,声音嘶哑15例,呼吸道组表现为咳嗽者38例,胸闷49例,哮喘8例,夜间憋醒13例。食管组、耳鼻喉组和呼吸道组之间的年龄、性别构成比、BMI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HRM观察指标食管组和食管外组相比,其LES静息压、LES残余压、UES静息压、UES残余压、LES-PIP距离、腹腔LES长度、DCI、无效收缩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食管组、耳鼻喉组、呼吸道组间LES静息压、LES残余压、UES静息压、UES残余压、LES-PIP距离、腹腔LES长度、DCI、无效收缩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24小时pH阻抗监测观察指标食管组和食管外组相比,DeMeester评分、PH<4时间百分比、酸长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外组弱酸反流异常发生率108(54.5%)高于食管组39(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外组非酸反流异常发生率41(20.7%)高于食管组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组、耳鼻喉组、呼吸道组三组相比,DeMeester评分、PH<4时间百分比、酸长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弱酸反流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耳鼻喉组弱酸反流异常发生率57(57.5%)高于食管组[39(39.0%)](P<0.05),食管组与呼吸道组[51(51.5%)]、耳鼻喉与呼吸道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组间非酸反流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耳鼻喉组非酸反流异常发生率22(22.2%)及呼吸道组非酸反流异常发生率19(19.1%)均高于食管组[9(9.0%)](P<0.05),耳鼻喉与呼吸道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论1.不同临床表现类型的难治性GERD食管动力异常及酸暴露程度无明显差别。2.合并食管外症状的难治性GERD患者较不合并食管外症状的难治性GERD患者更易发生弱酸反流及非酸反流,弱酸及非酸反流可能是合并食管外症状的难治性GERD的重要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