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Infantile Neuroaxonal Dystrophy,INAD,MIM 256600)是一种累及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的进展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病,为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目前尚不清楚。本病的临床表现为三岁以内起病,进展性的智力运动倒退,早期多有视力损害,双侧病理征阳性,逐渐进展为痉挛性截瘫、痴呆、失明,一般多于10岁前死亡。肌电图多数有失神经改变,头颅MRI为弥漫性小脑萎缩。PLA2G6基因是目前已知的此症唯一的致病基因,编码的基因产物为磷脂酶A2VI。到目前为止,共发现44种与PLA2G6相关的基因突变,国内只有两篇关于INAD临床及神经病理学特征的文献报道,尚未见该病PLA2G6基因突变分析的报道。目的: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临床诊断的11例INAD病人的临床特征,进行PLA2G6基因分析,初步探讨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并为建立INAD的分子诊断方法、患者家庭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打下基础。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临床诊断的11例(男7例、女4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肌电图、神经病理学等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采集外周血5ml提取DNA,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PLA2G6基因突变分析,明确基因突变类型。此部分工作均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研究室完成。结果:1、临床表现:11例纳入的患者均表现为三岁以内起病,进展性的智力运动倒退,双侧病理征阳性,头颅MRI为弥漫性小脑萎缩。无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证据。其中3例皮肤神经病理学检查显示神经轴索球样改变。2、基因检测结果:除P11未发现PLA2G6基因突变外,其余10例共发现17个,10种PLA2G6基因突变,包括2种已知突变和8种新突变。10例中复合杂合突变5例,纯合突变2例,还有3例到目前为止仅找到一处杂合突变。P1-P10的突变类型分别是:P1存在第二外显子c.1 A>G起始密码异常及c.109 C>T(p.R37X),其中c.109为已报道突变,两个杂合突变分别来自其母亲和父亲; P2存在第十三外显子c.1771C>T(p.R591W)及第十四外显子c.1970 C>T(p.A657V),两个杂合突变分别来自其母亲和父亲;P3存在第二外显子c.1 A>G起始密码异常及第八外显子c.1111 G>A(p.V371M),两个杂合突变分别来自其父亲和母亲;P4存在第八外显子c.1117 G>A(p.G373R)及第十二外显子c.1633 A>G(p.K545E),因无此患儿父母DNA故无法确定其来源;P5只发现第二外显子c.208 C>T(p.R70X),因无其父母DNA故无法确定其来源,但是此突变造成了无义突变,因此是致病突变;P6存在第三外显子c.238 G>A(p.A80T)及第十四外显子c.1970 C>T(p. A657V),两个杂合突变分别来自其母亲和父亲;P7只发现第二外显子c.1 A>G起始密码异常,且来源于其父,此突变是致病性突变;P8存在第十三外显子c.1771 C>T(p.R591W)纯合突变,其父亲该位点是杂合突变,无其母亲DNA故无法证实其是否存在;P9存在第十内含子IVS10+1 G>A纯合突变,此位点是剪切位点,故是致病性突变,其父亲该位点为杂合突变,无其母亲DNA故无法证实其是否存在;P10只发现第十内含子IVS10+1 G>A杂合突变,其母亲该位点未发现突变,推测此突变来自患儿父亲,但是因无其父DNA故无法验证,此突变为剪切位点突变,故为致病突变。结论:我们在国内首次对临床诊断的11例INAD患者进行了PLA2G6基因突变检测,建立了INAD的PLA2G6基因诊断方法,从基因水平上确诊了10患者。本研究显示中国INAD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既往其他民族病人的表现相似,而中国INAD患儿的基因型特点与既往报道不同,即我们所发现的突变位于第2、8、12、13、14外显子以及内含子10的剪切位点,其中外显子2可能为热点突变区域(4/10病人带有此外显子的突变,3/10种突变位于此外显子),c.1 A>G起始密码异常(3/10病人,3/17个突变)、c.1771C>T(p.R591W)(2/10病人,3/17个突变)、IVS10+1 G>A(2/10病人,3/17个突变)、c.1970C>T(p. A657V)(2/10病人,2/17个突变)可能为热点突变。通过对表型与基因型的分析发现,未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关系。本研究为有先证者的家系提供可靠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