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频域反射仪中激光线性扫频技术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X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光纤通信的不断发展,光纤传感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能够同时获得光纤中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被测量的分布信息,一次测量就可获得整个光纤区域内被测量的一维或多维分布图,具有测量范围大、空间分辨率高、信噪比高、测量方便等优势。光频域反射技术(OFDR)和光时域反射技术(OTDR)是分布式光纤测量和传感中最具代表性和应用最广的技术。其中,OTDR通过探测光脉冲信号在光纤传输中的瑞利散射和菲涅尔反射,获得光纤链路故障点的位置信息。其动态范围大,但空间分辨率受限于脉冲宽度和接收机带宽,主要应用于长距离光纤链路的故障检测。随着宽带接入业务和短距离专用光纤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光纤链路故障定位的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定位精度达到毫米量级的光纤链路及光器件故障检测设备,OFDR技术应运而生。OFDR应用光调频连续波技术,通过分析回波信号与本振信号的拍频信号频谱信息,计算出待测点的位置信息,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测量灵敏度。  激光源的扫频非线性和相位噪声问题是限制 OFDR分辨率和灵敏度的两个主要因素。由于激光器受到温度变化、环境振动、驱动电压波动等影响,引起谐振腔谐振频率的变化,从而导致扫频信号频率的波动,呈现为扫频过程的非线性,导致 OFDR测量系统中回波信号与参考信号的拍频信号频率波动,严重限制了 ODFR测量的空间分辨率。同时,由于激光器的相位噪声,导致拍频信号的相位噪声恶化,降低了信号的信噪比和定位精度,影响了设备可测距离范围和空间分辨率。因此,能否获得高线性度、低相位噪声的连续扫频激光是决定OFDR系统性能优劣的关键所在。  论文首先概述了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讨论了分布式光纤传感的优越性,然后深入研究了 OFDR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分析了分布反馈式(DFB)半导体激光扫频中的非线性及光相位噪声产生的机制,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预畸变和光锁相的激光扫频非线性校正和激光相位噪声抑制方法,有效增强了激光扫频的线性度和相干性,实现了扫频范围50GHz,均方根频率误差小于263 kHz的激光扫频信号。最后将生成的线性扫频激光源应用于OFDR系统中,实现了距离范围2km,空间分辨率2mm的光纤分布式测量。
其他文献
双目立体视觉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经典研究课题,是机器视觉技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机器人视觉、车辆自主驾驶、客流统计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双目立体视觉是人类利用机
近年来随着煤炭业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针对煤矿无线通信系统技术落后导致应急救援能力差等问题,设计了TD-煤炭专网系统,该系统提供了矿区专网解决
随着数字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已经成为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通信方式。无线通信通常采用的调制技术有FSK, ASK, PSK、OFDM等,鉴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
为了满足当前不断增长的信息传输量的需求,需要采用40Gbit/s甚至100Gbit/s的高速光传输系统。随着单信道传输速率的不断提升,系统的色散、非线性效应等问题对信号的影响也更
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 CR)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频谱使用效率,允许在时间、频率以及空间上进行多维信道复用,它通过机会通信方式提高频谱利用率,充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它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信息感知和采集的一场革命,将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深远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工具带来了巨大变革,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事故时常发生,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应运而生。开展对智能交通系统的
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是利用在大气中随风运动的气溶胶颗粒对单色激光的多普勒效应来测量大气风速的一种技术。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接收的数据量大,信息丰富,对数据的高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会议系统、机顶盒、高清晰度电视、视频电话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等众多应用领域都对视音频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视音频数据采
空间位置描述是空间信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广泛应用于机器视觉、图文转换、图像检索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研究领域。空间方向关系作为空间位置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