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管癌是世界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增病例超过30万,五年生存率低于10%。而其长期生存率的提高和发病率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其病因与发病分子机理的的认识。以往的研究多注重在核酸水平上分离食管癌相关的基因(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虽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未发现食管癌特异表达的基因,更没有较好的早期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本研究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二维电泳和质谱)分析食管癌中表达异常的蛋白并用其它分子生物学方法加以验证,希望从中发现与食管癌发生、发展或转移相关的蛋白标志物。 为了减少组织的异质性对肿瘤和正常细胞蛋白表达谱的影响,通过观察HE染色定位组织标本中肿瘤和上皮细胞的分布,对食管癌/癌旁组织标本的冰冻切片进行显微切割,纯化肿瘤细胞和癌旁上皮细胞。采用高效表面活性剂、去污剂和变性剂(CHAPS,Thiourea,TBP,Spermine),使细胞裂解更完全,蛋白的溶解性更好。特别是分子量较大和较小的蛋白,低丰度的蛋白,疏水蛋白和碱性蛋白。通过加入DNase和RNase,减少了二维电泳(2-DE)图像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拖尾(streaking)现象,较好地改善了2-DE图像的质量。 通过二维电泳分离得到了35对ESCC及癌旁上皮的2-DE图像。经ImageMaster软件分析,共发现25个在食管癌中异常表达的蛋白,其中9个蛋白在肿瘤中表达上调,16个蛋白表达下调。MALDI-TOF-MS鉴定及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这些蛋白的理论分值和实际肽段覆盖率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其中,Annexin Ⅰ,HSP27,Tpr-met,DNA-PKCS等蛋白与细胞的信号传导、增殖、DAN复制/损伤修复及分化密切相关。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SP27在食管癌旁正常上皮的中1/3部分表达较
其他文献
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第十位,居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死亡率首位,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明显上升趋势。虽然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口腔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大成就,
前言 多态性是指以两种表型(大抵至少两种基因型)存在于某一人群中的一种孟德尔性状或单基因性状。这两种表型(或基因型)在人群中很常见,即它们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不低于1%-
在我国原发性肝癌居年死亡肿瘤死因的第二位,肝癌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治疗困难,一直是我国医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肝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因素参予的复杂过
偏三甲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由重芳烃中精馏得到,对于分离装置的工艺流程分析比较,可以显示出本装置的优点,同时对工艺参数计算,得到符合条件的操作参数。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分布范围较广、危害严重的致死性疾病。我国一直以来都是肝癌高发地区,每年至少有12万人死于原发性肝癌,因此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肝癌临床检测和治疗体系也就成为
拜伦在诗歌创作中呈现出浓郁的死亡意识。本文尝试对他诗歌中的死亡主题进行探讨,窥视其充满张力及哲理色彩的思想意蕴,进一步解读其诗歌中死亡主题的真谛。
第一部分 细胞粘附调节基因CARmRNA在人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研究背景 细胞粘附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生命现象,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和病理的细胞功能。细胞粘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