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的安全和稳定关乎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近年来,我国一直积极遵循巴塞尔委员会的监管理念,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框架。2007年后,我国的资本监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监管力度明显增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显著提升且基本满足8%的最低监管要求。然而,大量实例证明,商业银行会以收缩贷款的方式来满足日益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进而导致国内经济衰退。而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此前的文献研究大多围绕资本监管对信贷总量影响展开,很少关注信贷期限结构的变化。因此,在商业银行已达到8%最低要求的新资本监管阶段,研究资本充足率变化对商业银行不同期限贷款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统计观察的基础上,以2007-2014年期间我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半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面板数据的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资本监管对银行信贷期限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1)分别研究资本监管对总贷款、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规模和中长期贷款占比的影响程度。(2)在上述四个研究角度中,分别引入两组资本监管的代理变量,一是实际资本充足率,二是3种不同资本充足率水平下商业银行承受的监管压力,对资本监管进行较全面的模拟。(3)对样本银行按照是否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了分类检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商业银行为了提高当期资本充足率水平,会减少总贷款、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占比也是逐渐下降,表明中长期贷款的下降幅度比短期贷款更大。而系统重要性银行和一般性银行在资本监管要求不同时,信贷期限结构变化也有所区别。最后,本文分别从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两个主体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