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建筑园林行业也繁荣起来,各种新式建筑、园林景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其中不乏外国设计师的作品,科技、现代、创新是其主要特点,紧追现代化发展的步伐。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很普遍的,高楼林立的钢筋水泥之中总是少了一些安宁,多了一份浮躁,物质上的满足弥补不了精神上的缺失。所以,精神文化上的重新审视,促使人们开始重视城市中的这些具有浓重历史沉淀的祥和之地——古文化景区。由于之前对土地的大力开发和一些新建筑规划,在古与新的不协调中,导致大量古文化景区被破坏,在古文化景区和城市建设之间找不到平衡点,在景观重建规划上缺少完善的思路以及相关理论研究,因地制宜的规划方案也处于探索阶段,一系列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以《从景观考古学的视角探讨古文化景区的景观重建》为题,从景观考古学的独特视角来研究古文化景区的景观重建,研究区域特定历史时期地表生态系统的复原与重建,对考古遗址的植物遗存、地貌变化重新进行分析,对地表土壤历史演变进行研究,以及对景观多重社会文化意义的深度挖掘。以相关学科为理论基础,景观规划设计为技术主线,考虑自然力量或人为因素对地层形成过程影响,联系时代变迁承袭、积累、重述和再现,全面科学完成进行植被景观复原和重建的整个过程。首先对古文化景区的现状进行介绍,包括目前古景区所开发的程度和所面临的问题,其次对景观考古学概念进行解释,与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的逻辑关系,再次融合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知识,结合国内外现状,从美学的方向对古景区重建规划进行说明,最后,结合实地考察,总结研究目的。主要以案例慈恩寺大雁塔景区为研究对象,符合景观考古学的研究角度,融合相关学科理论,从不断整修和景观重建中反映课题任务。期间查阅借鉴了大量的文史资料,结合实地考察,然后进行案例剖析古文化景区的景观重建进行经验总结和方法积累,并且对景观设计,景观规划,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以及景观重建的目标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总结。通过阐述古文化景区的重建布局、发展方法、概念解释,分析整合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对于成功案例进行借鉴。查阅中国寺院园林和古典园林理论资料,分析古文化景区的传统特征和内涵,对景观重建达到全面、客观、准确的说明,并针对现今景观重建中存在问题进行解决,提出一些建设性可行性建议。确定景区的空间结构,尊重景区原貌格局,对非重点部分结合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相融合,确保人们使用时的舒适度。参与对古文化景区景观重建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探索,并对景区的整体规划设计及不同功能区设计提出了合理解构。对古景区的绿化、区域结构、道路分布进行研究,整理出适合的发展思路,最后,剖析案例,简要介绍古文化景区重建中的规划设计的实践收获,总结经验,并以此来说明如何用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来指导实践,以求创造更高品质的古文化景区景观。最后对古文化景区进行总结,对景区重建进行归纳,探讨对未来发展的走向,在此道路上积极开拓,深入研究,把古文化景区的历史内涵发扬光大,创造更好的人文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