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s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指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个性、具有他人无法替代的优势潜能,并且能切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的理念及其实践将对高等教育各利益相关者产生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探究“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这一问题。首先,通过文本分析,我们从大学生自身、大学生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大学生与社会的关系三个维度来阐述“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从大学生自身维度来看,“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自身所具备的专长与潜能,是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大学生可能世界的无限扩张;从大学生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维度来看,“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异质性的存在,每一位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都是独一无二的;从大学生与社会的关系维度来看,“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个体对社会需要最大限度的适应。其次,我们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缺失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的个性与潜能无法得到充分发展使其可能世界的扩张受阻;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教育质量评价观直接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缺失的现实状况;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结构性失业的矛盾凸显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缺失以及“畸形学历”现象的出现是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缺失的一种无奈的反映。再次,我们从高校人才培养活动及大学生个体两大方面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缺失的原因:从高校方面来说,存在着高校人才培养活动在其理论基础上坚持的是科学理性而不是实践理性;在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上坚持的是计划经济时代“集体教育价值选择”而不是“个人教育价值选择”;高校办学功利主义导向严重等问题。而从大学生个体方面来说,大学生自身认识以及行动上存在的问题也导致大学生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最后,我们从如下四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具体措施:其一,高校人才培养活动应坚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其二,高等教育理念应实现从“集体教育价值选择”向“个人教育价值选择”转变;其三,要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多样化与个性化;其四,大学生要全面认识自身的潜能与独特优势,制订适合自己并能最大限度促进自身核心竞争力发展的人生规划等。
其他文献
高中生年龄大多在16-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是个体身心迅速发育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期。交往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着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随之也引进了许多先进的西方法治思想,上诉不加刑原则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引进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上诉不加刑原则自从引入我国
社区矫正是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的外来术语,包含了浓厚的行刑社会化色彩。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社区矫正的发展是司法行刑制度改革的显著表现,随着近年来与法学、心理学、教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教育财政困难以及各地义务教育存在发展不均衡,然而,用于义务教育领域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类财政转移支付却未能起
随着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逐步延伸,全球一体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开发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由西方发达国家逐渐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其成为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
本文侧重于对药品零售连锁行业现阶段的财务风险管控的意义阐述及管控思路的研究。在简要地描述中国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的业态与发展后,通过对财务风险管控事件的分析,突出其重
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愉悦身心,已受到学校师生的广泛认可和群众的喜爱。根据《全民健身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
互联网企业已成为高增长,高速发展的独特类型企业,有着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不同的发展特点,也衍生了出一种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每一个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每一种类型企
词汇是语言三大系统中最为积极、活跃的部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都可以在词汇中直接反映出来。词汇是社会文化的直接表达,颜色词作为词汇系统的一部分同样具备此种功能。因
商品陈列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和世界贸易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兴概念,商品种类的繁多和工业的专门化发展,使得分类陈列成为一种必须,各区域和各个国家的货物聚集在一起,按照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