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 IAC)以往在临床上比较少见,随着CT的普遍应用,无症状的颅内蛛网膜囊肿发现逐渐增多,文献中报道其发生率约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的0.1%-1.0%。颅内蛛网膜囊肿可见于任何年龄,以儿童最为多见,其自然病史不详,患者多因出现临床症状就诊时发现,也有部分蛛网膜囊肿病人终生无任何症状,或发现多年后才出现症状,亦有囊肿自发消失的报道。颅内蛛网膜囊肿按照囊肿是否与颅内蛛网膜下腔交通,可分为交通性颅内蛛网膜囊肿(Communicating 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 CIAC)和非交通性颅内蛛网膜囊肿(Nocommunicating 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NCIAC)。CT蛛网膜下腔脑池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Cisternography,CTC)作为判断囊肿是否与蛛网膜下腔交通的可靠手段,对于指导蛛网膜囊肿病例选择治疗方式具有一定意义。由于颅内蛛网膜囊肿检出率的增高,其自然病史又尚未发现明确的规律,对于判断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患者是否应该行手术治疗,总结恰当的手术指征,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方式较多,较常用的有蛛网膜囊肿切除+囊肿-脑室或脑池交通术、神经内镜下囊肿切除术+囊肿-脑室或脑池交通术、囊肿-腹腔分流术等。我们收集自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之间,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72例,通过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随访观察,回顾性地研究针对蛛网膜囊肿病人各种手术方式的效果,并探讨其手术指征。方法:1.收集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囊肿的大小部位以及主要症状。2.全部病例进行随访,观察其症状变化,影像学改变。3.对手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适应症。结果:所有72例病例,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28例,其中侧裂39例,大脑凸面22例,后颅窝9例,鞍区2例。病人平均年龄26.5±1.2岁,最小4岁,最大48岁。囊肿最大直径10.Ocm,最小直径3.2cm,平均直径为4.25±1.23cm。手术患者囊肿的平均直径为5.13±1.46cm,保守治疗患者的囊肿平均直径为3.43±0.89cm。病例中40例为症状性IAC,头痛36例,抽搐11例,三叉神经痛1例,视力下降2例;其余32例无明显症状。所有手术病例囊肿体积均缩小,对蛛网膜囊肿患者手术前后囊肿的大小进行配对资料的T检验,T=14.862,P<0.001,手术前后囊肿大小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开颅与神经内镜两类手术术后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5.7%与89.3%,P=0.736,P>O.05说明两类手术的术后症状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手术相比,平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具有安全、经济、微创的特点。行囊肿-腹腔分流术患者7例。随访发现6例经囊肿-腹腔分流术的患者原有症状均有改善,6例IAC患者术后囊肿缩小较明显。剩余1例发生分流管堵塞。经CT蛛网膜下腔脑池造影(CTC)诊断为交通性蛛网膜囊肿(CIAC)的24例病例均行保守治疗,定期行CT或MRI检查。1例出现头痛症状,经CT证实囊肿增大后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症状,囊肿大小与确诊时无统计学差异。经CTC诊断为非交通性蛛网膜囊肿(NCIAC)的8例病例,囊肿大小与术前相比行配对资料T检验T=12.526,P<0.001存在统计学差异,但其中1例发生无菌性脑膜炎。结论:1.除有明显症状的颅内蛛网膜囊肿外,经CTC证实为NCIAC,以及CTC晚期充盈的CIAC,均对脑组织产生压迫,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采取手术治疗后有明显的症状改善率可以作为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指征。CTC对决定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是否手术治疗有指导意义。2.根据病例特点选择最适宜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囊肿复发率,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关键。3.神经内镜囊肿-脑池交通术具有微创的特点,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术中创面出血少,从而减少因粘连而导致的囊肿复发,且不存在异物存留与引流管依赖,具有较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