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四川藏区城镇空间结构生态优化机制研究”(批号:51578454)下的子项研究课题。四川藏区这一地理单元一直以来有着其独特的社会文化和发展历程,并受到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强烈制约。近年来,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但是由于缺少对自身发展规律的探索和适地性的发展方式,所暴露出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愈发凸显。因此,从时间维度挖掘四川藏区城镇内在演变规律,探析城镇不同时期的生态环境和开发建设状况,找出演进历程中的弊端与制约,明确不正确的发展方式,有利于提出适合该地域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避免城镇陷入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之中。本文从探究四川藏区资源环境与回溯历史脉络出发,通过对不同类型城镇的演进历程和区域总体发展变化特征进行梳理,归纳出生命周期发展规律。进一步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城镇进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生态环境容量分析,探究影响区域发展的生态约束框架,并提出引导生态发展的具体策略。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背景和基础研究。对生命周期理论、生态环境容量等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四川藏区基本概况、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进程等进行初步梳理,为后续章节提供基础研究资料。其次是四川藏区城镇发展生命周期研究。从不同形成途径和不同类型两个方面选取具体的城镇进行演变历程分析,从城镇数量、建设用地、空间分布三个方面对不同时期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出四川藏区城镇发展生命周期阶段和规律。然后是基于城镇发展生命周期的生态环境容量分析。从测算不同时期资源承载变化情况,归纳生命周期阶段性发展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展开研究,再从各个层面选取具体的要素和方法对典型城镇进行分析,总结对比分析结果,提出四川藏区城镇生命周期进程中的差异性发展方式和生态环境制约因素。最后是结合生态环境约束框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