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然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总体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又依赖于产业内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及劳动资源在产业部门间的再配置,即产业结构的变迁。 本文围绕我国整体及各地区三大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产业结构变迁和总体劳动生产率增长三者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分析研究。首先,使用传统的“转换—份额分析”这一静态的分析方法对我国1978-2010年的劳动生产率及1985-2010年30个省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进行了因素分解,把产业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效应和产业结构变迁效应从总体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中分解出来。进一步地,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用以描述结构转变的一般均衡模型,并利用我国的历史经济数据对模型的各项参数进行了校准。最后,本文利用这个基准模型进行了反事实分析,考察了各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总体劳动生产率增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静态分析结果表明对我国总体劳动生产率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各产业内部生产率的增长(其贡献率为58%),但结构变迁效应也不容轻视(其贡献率为42%)。分产业看,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内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其内部的生产率增长效应最为明显,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从农村流出的剩余劳动力,其结构变迁效应更为显著;各地区的情况既有一般性,又有其特殊的地方。 一般均衡分析表明了产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和产业结构变迁不是孤立进行的,产业内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引致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再配置,进而影响总体劳动生产率水平。集中表现为农业部门因为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释放大量的劳动力进而流入劳动生产率水平更高的非农业部门,总体劳动生产率水平因为部门生产率增长及其引致的产业结构变动而不断提升。其中,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增长对于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和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具有十分特殊和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