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由于脑血管痉挛、颅内压升高等因素而使脑血流减少,脑缺血、缺氧后可通过不同机制导致脑水肿和神经元损伤,并由此造成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针对这方面治疗,传统疗法无能为力。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是生命科学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骨髓基质细胞容易获取并可用于自体移植,而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诱导成神经细胞,这为神经干细胞的应用提供了无限制的来源,克服了从脑组织获取神经干细胞的危险性和局限性,也避免了胎儿脑组织移植中存在的伦理和免疫排斥问题。本实验以Wistar成年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大鼠SAH后骨髓基质细胞源性神经干细胞(BMSCs-D-NSCs)移植对其修复作用,为神经干细胞移植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成年Wistar大鼠,在细胞培养室内超净工作台上取材,用股骨、胫骨灌洗法采集成年大鼠骨髓细胞,密度离心法分离出骨髓基质细胞,利用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生长因子(bFGF)等增殖及分化诱导因子进行培养,诱导分化,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细胞鉴定,BMSCs-D-NSCs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45只Wistar大鼠成功建立SAH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DMEM组和BMSCs-D-NSCs组。SAH模型采用两次枕大池注入0.3ml自体血的方法建立,DMEM组和BMSCs-D-NSCs组于SAH模型制作后24h后,于枕大池分别注入30ul DMEM和30ul细胞(3.6×10~6BMSCs-D-NSCs)悬液。用神经功能等级评分对移植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rdu阳性细胞。结果:在SAH后第5d,三组之间神经功能等级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F=0.075,P>0.05)。在SAH后第10d、20d、30、40d,对照组和DMEM组之间神经功能等级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BMSCs-D-NSCs组分别与对照组和DMEM组相比神经功能等级评分有差异(P<0.05);在鼠脑检测到Brdu阳性细胞。结论:SAH后移植BMSCs-D-NSCs可以有效的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BMSCs-D-NSCs能够分化为神经元从而发挥对SAH后的大脑的修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