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C61850的配网自动化开放式通信体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90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面向最终用户的关键环节,也是目前制约供电可靠性提高的瓶颈所在。加强配电网建设,实施配网自动化,解决配电网“盲管”问题,对于提高供电质量,保障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智能电网、智能配电网的兴起又进一步推动了配网自动化的建设。配电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终端设备点多面广,这就导致了配网自动化建设和维护的成本都很高。目前采用的通信规约只解决了数据传输问题,数据含义(来源)不明,数据之间缺少必要的关联关系,终端设备缺乏自描述功能。如何实现大量配网自动化设备的有效接入和减少维护的工作量,一直是困扰配网自动化发展的一大难题。IEC 61850为变电站自动化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为实现不同智能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提供了基础。本文将IEC61850的技术和方法应用到配网自动化中,并结合目前广泛使用的IEC 60870-5-104标准,建立一套开放式的通信体系,力图解决配电终端之间、配电终端与主站之间的通信问题,最终实现配电终端的即插即用,减少施工和维护的工作量。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了IP网络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和性能,认为IP网络是目前配网自动化的发展方向,能够满足配网自动化通信的要求。通信网络是配网自动化通信体系的基础,采用IP网络有助于实现配电终端之间的对等通信,可以更多的使用标准的通信设备,简化配电自动化网络的建设。配网自动化使用分层的IP网络,变电站与控制中心之间为主干网络、配电终端与变电站之间为分支网络,分析了主干网络和分支网络的数据流量。采用OPNET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光纤通信的IP网络,报文的传递时间<10ms,完全能够满足配网自动化的需要。在已建成的广州供电局配网自动化系统中,采用了IP通信网络,实践证明报文的传递时间(光纤通道<1s, GPRS通道<2s)满足要求。(2)建立了以IEC 61850为基础的配网自动化通信体系。总结分析了配网自动化通信体系的需求,包括通信接口、通信性能、数据刷新周期、配电终端的规模,将配网自动通信系统分为主站层、馈线层、终端层、过程层,提出了以IEC61850为基础,并结合其它通信规约的开放式配网自动化通信体系。对IEC 61850的配置语言进行了相应的扩展,增加了对馈线、环网柜的描述。论述了采用IEC61850的配网主站与配电终端之间、配电终端与配电终端之间通信系统的结构。(3)结合配网自动化的特点,扩展了IEC 61850的逻辑节点,建立了配电终端的信息模型。分析了配网自动化中的通信的功能应用,认为大部分功能可以采用IEC 61850-7-4的逻辑节点进行建模,对于配网自动化中特有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和定位结合目前常用的几种算法,建立了相应的逻辑节点。在使用这些逻辑节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柱上开关FTU、环网柜FTU、配变TTU、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等智能设备的设备信息模型。(4)增加了Discover/Register模型,用于实现配电终端的即插即用。分析了配网自动化通信体系的信息交换模型,认为大部分可以采用IEC 61850-7-2的抽象服务模型ACSI。为了实现配电终端与配网自动化主站之间的即插即用,提出了Discover/Register模型,用于主站发现新的配电终端和配电终端主动上报信息。(5)将配网自动通信体系的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模型映射到标准的通信规约上。将Discover/Register模型采用ASN.1表示,采用UDP通信,映射到IP网络。分析了GOOSE模型的实时性,提出了GOOSE模型的UDP映射方式,认为在配网自动化中UDP通信能够满足实时性的需求。对于核心服务可以采用MMS映射、Web Services映射、IEC 60870-5-104映射。重点论述了Web Services映射和IEC 60870-5-104映射,认为Web Services映射适合进行信息模型的传输,IEC 60870-5-104映射适合传输实时数据,将这两种映射相结合比较适合于配网自动化系统。(6)开发试验系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通信体系的可行性。试验系统包括配网主站配电终端数据采集模块Manager样机、配电终端FTU样机。Manager采用Visual C++编程实现了配电终端的自动发现、信息模型获取、实时数据接收等功能。FTU样机在科汇公司PZK-3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注册、信息模型发送、实时数据发送等功能。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1)建立了基于IEC 61850的配网自动化通信体系。该体系采用IEC 61850的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模型,Web Services传输信息模型,IEC 60870-5-104传输实时数据。(2)针对于配网自动化的特点,扩展了IEC 61850的逻辑节点,定义了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定位逻辑节点,建立了FTU的信息模型,扩展了IEC 61850的应用范围。(3)建立了发现/注册模型,实现了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与配电终端之间的即插即用。主站通过发现(Discover)命令召唤终端设备信息,终端设备通过注册(Register)命令将设备信息向主站进行注册。本文提出的基于IEC 61850的配网自动化通信体系,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能够促进配电终端信息模型的标准化,接口的规范化,提高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实现即插即用,进而推动配网自动化、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
其他文献
通过对水沙资料分析 ,阐明了赣江上游水沙地区组成及来沙量变化态势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不但会影响地区资源配置的效率、金融稳定的发展,而且决定了该地区对经济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并最终决定区域经
本文通过对微型氡仪检验源进行加温、加湿和加气溶胶模拟测试环境,研究环境温度、湿度和气溶胶浓度的变化对氡浓度测量结果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的变化对
通过对赣州地区主要河流的水质评价与分析,阐明了这些河流的水质现状和变化趋势.
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发展,食物结构和膳食营养观念不断变化着,人们对膳食营养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结合我国人民的膳食营养素供给情况和应用,对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制定原理与应
旅游英语是一门应用性的交叉学科,旅游英语的翻译工作对我国当前的旅游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对旅游英语概念及内涵,旅游英语翻译特点的分析,来探讨旅游英语翻译的策略。
以赣江流域代表性站长系列降水、径流、泥沙等水文样本资料,研究人类活动对泥沙变化规律的影响,得到赣江流域泥沙变化规律及其发展态势,为水土保持、防洪、航运、灌溉、流域
<正>为了解婴儿睡眠状况对产妇压力的影响,笔者于2011年8月——2012年3月对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00例产妇进行调查,旨在了解产妇压力状况,并探讨婴儿睡眠因素对其造成压
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要重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通过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工具的操作与使用、发挥通用技术课程配套教
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forming, DBF)天线系统以其在抗干扰、多波束等方面的独特优点在雷达、通信、声纳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大阵列天线自适应数字波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