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设施建设对边坡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为克服此缺陷,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被引入研究。本文以北方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为背景,从配合比、物理及力学性、透水性、耐久性、植生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得出如下结论:(1)配合比设计研究中,设计参数确定为28d立方体抗压强度≥8MPa,有效空隙率控制在20%~30%,空隙内碱度为7.0~9.0;采用体积法计算配合比。(2)通过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对于28d抗压强度指标:目标孔隙率影响最显著,其次是矿掺比,水灰比、集料粒径影响不显著,优化方案为集料粒径为13.2~16mm、目标空隙率为22%、水灰比为0.3、矿掺比为10%;对于有效空隙率指标:目标孔隙率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水灰比,集料粒径与矿掺比影响不显著,优化方案为集料粒径为19~26.5mm、目标空隙率为28%、水灰比为0.27及矿掺比为30%;对于pH值指标:矿掺比影响显著,其他因素影响均不显著,优化方案为集料粒径为16~19mm、目标空隙率为28%、水灰比为0.33及矿掺比为30%。(3)通过物理、力学性能研究,28d抗压强度随集料粒径、目标空隙率、矿掺比的增大而降低,随水灰比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有效空隙率随目标空隙率的增大而增大,且略小于目标空隙率,随水灰比增大,有效空隙率呈下降趋势;pH值随矿掺比的增大而降低,说明掺入粉煤灰具有一定降碱效果,但仍无法满足植生需要,通过研究大量文献,在营养基中混合硫酸亚铁进行后续降碱处理。(4)通过透水性研究,为满足边坡生态防护要求,要求透水系数≥1.0cm/s。研究发现,三组优化方案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且透水系数随空隙率的增大,尤其是有效空隙率的增大而增大。(5)通过抗冻耐久性研究,强度损失率和质量损失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且质量损失率指标更能准确性的对其抗冻性做出评价;三组优化方案基本可抵抗100次左右的冻融循环作用,抗冻性良好,且以Y3的冻融效果最佳。(6)通过植生性研究,护坡植物选用高羊茅,按质量比配制营养基,并采用湿法填充进行植生。植生效果显示,植被生长状况良好,并具有良好的固土护坡、景观绿化效果。植生后的生态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系数较植生前有所降低,其中优化方案Y1在植生龄期达到28天时,透水性较差,难以满足指标要求;营养基pH随植生龄期的增长而增长,但增幅不大,能够满足植生要求。三组优化方案中,优化方案Y3植生效果最佳。在工程应用方面推荐采用Y3。